近日,深圳市保险业协会举办“新能源汽车保险高质量发展困与策”专题培训会,监管部门、行业专家、车企代表、汽车维修行业专家等围绕新能源车险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破解行业发展痛点,共建车险生态合作新模式。驻深财产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代表150余人参加培训。
千亿赛道迎风起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86万辆,同比增长35.5%,今年前7个月新车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62%。10年后 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超过90%。保险业专家、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原总裁陈东辉通过详实的数据,描绘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生态。他表示,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将是下一波科技浪潮,新能源汽车将是流量入口,具有极强的生态主导权。
深圳金融监管局财产险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4000万辆,今年1至9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投保率达91%,比燃油车高6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30%。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新能源车险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9月底,深圳新能源车商业险签单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较燃油车高21个百分点,商业险签单件数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首位。
保费难以覆盖风险成本
前景广阔无疑,承保亏损却是难言之隐。保险业专家、茶道燕梳创始人谢跃详细分析了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完全不同的保险生态,他指出,用燃油车险的方式做新能源车险没有未来。
平安产险精算部负责人陈志坚对新能源汽车风险特征以及风险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传统GLM风险模型存在局限性,导致保费难以覆盖风险成本,亟需推进保险车型综合分级制度。
深圳市汽车维修业协会专家曾斌文表示,新能源车高度集成的设计给维修带来了极大挑战,也大幅增加了保险理赔成本。
据深圳金融监管局财产险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新能源车险虽然率先实现盈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瓶颈。2025年1-9月,深圳新能源商业车险单均保费达5046元,为燃油车的1.16倍,营运货车单均保费超过8千元。车主用车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深圳新能源车险综合赔付率约80%,高于整体车险10个百分点。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赔付率较燃油车高15-30个百分点。目前行业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开展产品创新较为滞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保险责任界定、车网互动保险机制尚处探索阶段。
破局路在何方?如何打造“深圳样本”
挑战重重的背后,与会专家也为新能源车险勾勒出未来的发展图景。谢跃、陈东辉综合多方因素分析,指出新能源车险盈利拐点已至,提出了新生态下的保险逻辑、服务逻辑、保险定位,指出传统车险的中介化模式对于新能源车险价值不大,应该与车企合作,成为生态的主动参与者。通过部分险企创新经营模式的分析,谢跃指出未来可以从三个方向突破:加速开展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专属产品的研究、深化与车企合作提升理赔能力、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
深圳新能源车险起步早,创新实践全国领先,深圳保险业率先发布《新能源汽车保险承保理赔服务指引》,落地全国首个车网互动保险试点,首创V2G专属责任保险条款等。当前,要抢抓新能源车险政策先机,推动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保险行业在数据共享、精准定价、定损维修、产品开发、风险预防等方面深入合作,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承保理赔服务,着力率先打造新能源车险“深圳实践”。
圆桌对话 分享经验
深圳新能源车险率先盈利,主要归因于哪几方面?在圆桌对话环节,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太平洋产险深圳分公司、比亚迪产险相关负责人做了经验分享。一是监管的加强推动了市场经营环境的好转。二是精准制定风险费率。三是制定了专属的新能源车险经营战略。四是加强与主机厂协商、推进高风险配件的反集成化,提高维修的经济性。五是制定精细化的客户经营战略,重点加强商用车的风险管控。六是主机厂提升了智能驾驶的AEB性能,有效降低人伤赔付。七是强化技能培训,组建专业化的业务团队。
本次培训是深圳保险业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的生动实践。接下来,深圳保险业将努力把经验案例转化为工作成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更多保险力量。
编辑 张琳曼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李天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