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即告“烂尾”?股价暴跌95%!600亿“水果第一股”或遭港交所“强退”

李耿光
10-15 15:2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在港股上市3年多后,“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即将面临摘牌的风险。

10月13日,洪九果品( 06689.HK)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10月3日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上市委员会决定函件),指出公司未能履行复牌指引,因此决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取消公司H股的上市地位定(除牌決定)。

公告称,上市委员会作出其决定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1)公司尚未完成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并采取适当补救措施。(2)公司并无证明集团管理层及/或对公司管理及运营有重大影响的任何人士的诚信、能力及/或品格并无合理的监管问题。(3)公司尚未完成内部控制审查,亦未纠正内部控制缺陷。(4)公司尚未公布任何未完成的财务业绩,亦未提供证明其遵守第13.24条规定的资料。(5)公司并无委任任何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秘书或授权代表,并且仍然不符合第3.05、3.10(1)、3.10(2)、3.10A、3.21、3.25、3.27A及3.28条的规定。

对此,公司董事会表示,对除牌决定感到遗憾,并认为上市委员会未充分考虑公司提交的证据。同时,公司已于2025年10月13日向上市复核委员会提交书面请求,要求按上市规则第2B.06(2)条作进一步及最终上市复核委员会复核。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公司虽紧急申请复核,但是翻盘概率极低。

官网显示,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领先、高速增长的多品牌鲜果集团,专注于高端进口水果和高品质国产水果的全产业链运营,通过“端到端”的先进数字化供应链,将美味优质的鲜果产品从全球各地果园直接送达全国水果零售终端。公司于2022年9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

上市以来,洪九果品曾因榴莲分销龙头地位风光无限,当年营收150.81亿元,同比增长46.7%;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增长405.55%。但这一亮眼的业绩一度蒙蔽市场,其背后早已埋下隐患。

洪九果品财务数据的异常在上市前已现端倪。招股书显示,公司上游采购需全额预付,下游却要给商超 3-6 个月账期,这种 “先款后货” 与 “先货后款” 的错配,导致经营性现金流连续多年为负:2019年至2022年累计净流出40.6亿元,2023年上半年再添3.14亿元缺口。

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贸易应收款高达101.51 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 92.4%,周转天数长达188.5 天;而账面现金仅5.57亿元,银行贷款却增至 27.76亿元,资产负债比率较上市前翻倍。更致命的是44.7亿元预付款形成的“资金黑洞”。核数师发现,部分预付款流向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的主体,涉嫌通过虚假交易套取资金。

2024年3月20日,洪九果品的股票在港交所紧急停牌,距离其2022年9月上市仅18个月。

停牌的直接导火索是审计机构毕马威的质疑: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向新增供应商支付预付款34.2亿元,这些供应商多为注册资本不足、社保参保人数为零的“空壳主体”,且15.2亿元预付款仅回货4.05亿元。

二级市场上,洪九果品股价已从2023年1月最高41.80港元跌至2024年3月20日停牌时收盘价1.74港元,累计跌幅超95%。市值曾高达630亿港元的洪九果品,停牌时仅剩27.9亿港元,几乎蒸发殆尽。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市之后,洪九果品仅发布了一份年报和一份半年报。自2024年3月因财报“难产”停牌至今,洪九果品不仅未披露2023年全年业绩,创始人邓洪九更因涉嫌骗取贷款身陷囹圄。

来源:读创财经

(作者:李耿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