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宝安如何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08-04 16: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宝安通过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新经济、新赛道、新动能成为经济学者热议的名词,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逐步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调整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心,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塑造了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

深圳也积极竞逐新赛道,积聚新动能,激发新需求,拓展新市场,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而作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承载地,先进制造业大区宝安也肩负着推动企业成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任。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对营商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注意到,在近期的《人民日报》头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栏,关注宝安为帮助企业创新公共食堂建设,破解企业“吃饭难”的问题。

一直以来,宝安的营商环境有口皆碑。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宝安在积极探索创新,不仅从创新公共服务,也从政策引领、品牌活动搭建以及多元供给等多维度入手,构建起全方位的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出台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是引导企业发展的指南针,也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催化剂。宝安深谙此道,积极出台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从多个层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日前,宝安区科技创新局正式实施《深圳市宝安区关于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6大方面24条具体扶持政策,覆盖产业全链条关键环节,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政策有效期三年,在资金支持上力度空前。如,对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首次获批注册证的企业,按类别给予单个产品最高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最高可达1000万元。

此外,面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前沿产业领域,宝安推出“零租”空间,入驻企业最高可享2年免租优惠;打造2.15万平方米“无忧空间”、666个“梦想卡座”,入驻的初创团队可享3-12个月免租优惠。

宝安还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秀提供广阔舞台。今年开始,宝安将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聚焦低空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三大领域打造标杆示范,以场景赋能未来。

消费创新激活市场新动能。今年5月,宝安区商务局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十条措施》,投入2500万元启动“欢购爱车”第二轮补贴,联合京东、美团发放消费券,并重点支持家电数码以旧换新、商圈智慧化改造、宠物经济等新业态,全方位扩大消费需求、繁荣消费市场。

面对外贸企业“出海承压、内需乏力”的双重挑战,宝安打出“平台赋能+政策护航”组合拳。其中,落地《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重推动商场、超市等开辟外贸商品展销专区,提供“极速上架服务”,深化与京东、1688等线上平台的合作,推动电商平台常态化开设宝安外贸优品专区,支持传统零售企业触网上云,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网络零售新业态,为企业构建“双循环”竞争力注入新动力。

开展品牌活动,搭建企业发展新桥梁

除了政策支持,宝安还通过举办各类助企品牌活动,为企业搭建起交流合作、资源对接、展示形象的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为缩短创新孵化周期,解决技术赋能生产力的难题,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启动“科创宝安·技术荟——技术我来配”品牌,打造“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6月13日,第一期科技项目对接专场活动在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举行。当天,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发布了“技术我来配”院所服务能力清单、企业需求清单,深圳唯创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智微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7个企业进行项目路演。

今年以来,福永街道创新开展的“福企汇”系列服务活动已开展了20余场,服务企业千余家。“福企汇·供需福联”安居集团住房供需对接会,“福企汇·交流福谈”链动丝路未来——中亚市场开拓·跨境支付赋能·标准合规生态赋能座谈会……创新的活动方式、频密的活动场次,为提振消费动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优质平台,打开了探索全球商机的新通道。

为助力企业“拓市场”,宝安还联动湾区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聚焦优势产业,精心打造跨境供需精准匹配平台,有效打通“宝安智造”与国际市场的链接通道,显著降低企业跨境合作的信息壁垒与沟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美好生活’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展示产品、拓展市场的优质渠道,特别是零抽佣政策,让我们能以更优价格服务客户。”在由区企业服务中心联合五类百强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美好生活”平台供需对接活动上,深圳品诺优创代表深有感触。

据悉,截至2025年8月3日,宝安区已举办供需对接活动26场,为990家企业找市场、找订单,撮合成交额约20亿元同时,积极打造国际组织和外国商协会集聚区,联合“前海·出海e站通”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扬帆出海提供坚实支撑。

高效暖心服务,做企业发展贴心人

在政策和活动之外,宝安还致力于提供暖心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安心发展。

日前,沙井街道干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辖区内巨基工业园因配套不完善,员工就餐难。街道随即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进公共食堂在园区落成。新开业的食堂,日接待量可达到500人次左右,得到园区员工好评。

针对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沙井还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北鼎晶辉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示,“政府的支持让企业发展底气更足。”此外,街道搭建“沙井物业租赁共享平台”,成立企业空间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厂房信息匹配、线下对接等全流程服务,成功助力紘通电子公司完成2000平方米厂房租赁。

“感谢区里协调提供了近5300平方米仓储空间,有效化解了生产排期紧张和仓储压力。”韶音科技相关负责人感慨道。此前,为满足企业增资扩产需求,石岩街道高效协调园区匹配仓储资源。企业借此引入智能仓储系统,优化布局,实现货物高效流转,一举破解了仓储不足导致的排产困难、物流成本高等瓶颈,保障了产能释放与订单交付能力。

聚焦诉求响应速度与效率,新安街道率先搭建数智化“党企直通车”平台,创新推出“一码当先”模式——在辖区100个工业园区和112个重点楼宇广泛张贴平台二维码,显著降低企业诉求投递成本、提升效率。

平台恪守“接诉即办、精准高效”原则:简单问题24小时内、复杂问题48小时内办结答复;对长期疑难问题建立月度跟进机制,直至企业满意。为确保服务质量闭环,每件诉求办结后均通过政务短信邀请企业评价,对“不满意”反馈及时研判重办,务求将“两企三新”等市场主体诉求办快办好。平台上线以来,高效办结企业诉求建议64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