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澳门站启幕,共绘湾区艺术新篇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06-29 22: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6月27日,“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澳门站于M8 Gallery 空间艺术展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以“无界湾区,热潮共生”为主题,深度整合湾区设计、文化与艺术资源,展出包括“2024年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大赛”获奖的18组共36件艺术作品,粤港澳特邀及高校共21组艺术作品。

此外,还汇聚本次大赛精选作品及港澳青年艺术家的最新力作,将文化艺术的活力注入世界文化遗产地标,展现青年一代的创新思维与艺术表达 ,为澳门市民与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彰显粤港澳青年艺术创造力、推动大湾区文化深度交融的艺术盛宴。

展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主办,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南方总部承办,将持续至7月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据悉,本次澳门巡展活动共设5大特色展区,架上作品主要展示了“无界”大赛部分优秀作品、展现了青年艺术创作者对于湾区未来发展的憧憬;佛山咏春创新产品区将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以咏春元素为灵感,展现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承;摄影作品区通过镜头记录大湾区城市变迁与人文风貌,构建跨越时空的视觉对话;文创产品区琳琅满目的各式手工作品,让艺术走进日常生活,实现文化价值的多元转化;在音视频体验区,数字化作品与场景相结合,观众可通过音视频内容及画作、场景展现,感受“无界”艺术空间。

此次澳门巡展最独特的部分是众多艺术作品聚焦在地文化与创新表达,其中澳门艺术家官宏滔创作的《连城》系列作品尤为吸睛。该系列包含《连城之首》《连城:港澳莫比乌斯环》《连城:百瞳》《连城:两级之间》《连城:聚》,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将粤港澳的特色元素巧妙融合,以新颖的视角展现城市间的紧密联系与独特韵味,在艺术表达中探索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

此外,展览中还有不少作品展现多元艺术视角:陈亮的作品《油画 庆典 Acrylic Painting Celebration》,以生动的笔触与绚丽的色彩,描绘出充满活力与喜庆氛围的场景,展现出艺术创作对生活与情感的捕捉;王楠沂的《粤海关博物馆》,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粤海关博物馆的风貌,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丁嘉昌的《咏春文创设计》,将咏春文化融入文创作品,以新颖的设计展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与创新潜力。这些作品从绘画、装置艺术到文创设计等多元形式,展现着大湾区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创新张力。

当天下午,同期举办了“无界·交融”获奖艺术家圆桌座谈。主持人、澳门设计中心总监朱焯信对于“无界”来到澳门感到非常兴奋,他希望有更多的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能够在澳门展开,给更多艺术家尤其青年创作者充分的沟通机会。

澳门大学美术学院梁蓝波教授表示,青年艺术家是未来,其在“无界”理念下展现非凡创造力与融合精神,正是艺术发展所需要的。希望大赛和展览能够持续举办。

装置艺术最佳设计奖得主王心怡作为青年艺术家代表发言,表示非常珍惜这样的机遇,期待能有更多平台让青年艺术家携手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随后,青年艺术创作者与大赛获奖艺术家们,围绕“艺术、设计、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的跨界融合”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据悉,“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澳门站不仅是一场艺术作品的集中展示,更是粤港澳地区青年艺术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以艺术为桥梁,打破地域界限,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粤港澳青年艺术家们的无限活力与创造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