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CCTV-13《焦点访谈》播出深度报道——《底气足 韧性强 引擎加速 活力强劲》,以深圳智慧物流发展作为首个案例,报道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强劲活力和发展潜能。
“空地协同”,快递3小时到达湾区主要城市
报道中提到,在深圳宝安,一家载货无人机缓缓起飞。仅7分钟后,这架无人机便精准地降落在15公里外的物流中心。这是今年2月启用的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位于新安街道,是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
这种用无人机、无人车和快递员相互配合的运输模式,实现了天空、地面配送无缝衔接,配送效率比单纯的路面运输提升了4倍。同时,还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订单智能分配、路径自动规划、运力动态调配,日均可处理快递2000单以上。
当前,这个物流中心已链接到整个大湾区的低空物流网络,它所服务社区的快递2小时就能送达深圳,3小时送达东莞、珠海、中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这样的物流配送速度,在全球也处于领先。
丰翼科技高级政务总监陈孝辉接受《焦点访谈》采访时表示,“我们的低空物流网络已实现了宝安区全域覆盖(禁飞区除外),市民寄的快递可以通过我们的无人机进行运输,配送时效大大提升。”
目前低空物流已在快递配送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随着越来越多起降点的搭建以及航线的开通,深圳低空物流场景“多点开花”。当前,深圳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以宝安区为例,2024年7月,宝安区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作为唯一一个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深圳市无人机物流飞行量77.6万架次,其中宝安区25.84万架次,占深圳市三分之一。2024年深圳市低空物流航线数250条,其中宝安区为74条,占深圳市约30%。
宝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宝安将全力保障完成182个起降点建设任务,建设深圳低空运营总部基地一期;建设燕罗测试场二期,满足企业实际测试需求。
场景不断涌现,深圳智慧物流跑出“加速度”
“像智慧物流这样的现代服务业,依托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附加值不断提高,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焦点访谈》报道中提到。
在深圳,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智慧物流正发展出现新模式,除上述的“无人机接驳无人车”模式,还有无人机血液配送、“无人车+地铁”联运、“无人机+人工配送”等场景不断涌现,推动着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早在2023年,深圳首批无人机送血航线开通,无人机从宝安中心血站出发,开展血液应急配送。宝安区中心血站承担宝安、光明两个区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航线的开通使得送血过程不受复杂地面交通事件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当前该血站已有8条无人机航线连接着宝安区、光明区内8家医院。
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统计,2024年深圳共开通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16条,总计飞行7070架次,运送血液品种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运输总重量达4412公斤。
在深圳首条空铁轨联运物流示范线,则通过“无人车+地铁”联运的方式,将福田区域的部分快件送往深圳机场附近的碧海湾站,再由工作人员通过转运车送至机场枢纽,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现代物流业的深度融合。
还有一些快递“飞”进了社区。在福田,深圳首个低空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小微服务站则采取无人机配送与人工服务结合的模式,无人机将客户的商品和快递由网点快速送达服务站,服务站作为“快递驿站”进行接收和暂存,再由工作人员将商品和快递配送给居民。
当前,深圳加快打造“天空之城”,不断织密低空网络,做强低空经济公共服务,助力低空经济“高飞”。《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深圳预计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全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窗口也于日前在宝安正式启用,其搭载“AI”系统,集成适航审定、政策咨询、工信备案、跨境通关、税务登记、检测认证、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将探索可复制的“深圳经验”,为全国低空经济公共服务提供标准化、智能化的建设样本。
对于无人物流车,深圳将进一步开展试点应用。今年2月,《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推进功能型无人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提到,功能型无人车出现以来,深圳市积极推动小规模、区域化、多场景的应用试点,推动产品、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目前,功能型无人车已基本具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进一步试点应用的技术基础与产品条件。如鼓励利用夜间相对高质量的道路资源,使用功能型无人物流车开展快递物流、商超配送等仓到仓的运输。
未来,蓬勃发展的智慧物流将不断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深圳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