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安讲坛首期开讲,聚焦中国早期都邑文明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邓亚明 文/图/视频
03-24 21: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3月24日下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九期在宝安图书馆开讲,宝安讲坛计划在2024年共举办六期,这也是今年的首期。此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应邀作“互动与认同——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早期都邑文明间的融合与传继”主题讲座,现场近200名听众聆听了讲座。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选定了多个城邑性遗址、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其中被称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的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更是调查、发掘、研究的首要对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高江涛研究员作为陶寺遗址考古领队,扎根陶寺考古一线十余年,从事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先秦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对陶寺遗址多年来的考古成果可以说了然于心。

此次,高江涛研究员做客宝安,通过城址、墓葬、陶器、玉器、纹饰等这些历史最真实的记录者,向听众展示四大都邑文明间的广泛互动交流。作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不同时期的还是大体同时期的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都邑文明都有着融合创新,并将相对先进的文明因素进行传承发展的特质,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某些信仰和理念上的文化认同并逐步形成了相同的文化基因,反映的正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

讲座中,高江涛研究员从文明因素之“互动”、文化之“融合创新”、文脉之“赓续传承”等方面对四大都邑文明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他用考古成果向听众阐释,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的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在城址、墓地、器物等诸多文明要素上,都反映了这些遗址所处的区域文化与外来文明间的交流互动、融合创新,这种交流互动产生了大体的文化认同并逐步形成相同了文化基因,反映的正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

本次讲座由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承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作为宝安公共文化品牌高质量发展行动的重要活动内容,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之一,自2022年在宝安首创以来,已举办八期,特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院士等8位考古“大咖”亲临宝安开讲,通过聚焦中华文明基因,分享考古发现和前沿研究成果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据悉,目前线下讲坛+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已近二十五万人次,惠及全国文博专业人士和广大文博爱好者,特别是吸引了一批青少年被考古“圈粉”。。

2024年,宝安讲坛计划共举办六期,主题主要围绕陶寺、石峁、二里头、牛河梁等遗址展开,国内享有广泛盛誉的学界“大咖”将齐聚宝安,多维度全方位展现恢宏壮阔的中华早期文明画卷,让公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邓亚明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