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先锋|杨华兴: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助力城市安全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03-05 16:12
收录于专题: 应急先锋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杨华兴是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法规和宣传处(审批综合处)工作人员、公职律师,主要负责法规文件起草、法治政府建设、规范性文件审查、学法普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安全教育基地和安全宣教科普空间建设等工作。他参与了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管理、公平竞争审查等多项规章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完善,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他始终坚信,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才能更好履行应急管理职责和使命。2022年9月,杨华兴因法治工作表现突出,被中共广东省委评为依法治省工作先进个人。

2019年,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出“1+4”应急管理地方立法框架思路,杨华兴深度参与研究起草《深圳经济特区自然灾害防治条例》,对国家现行的“单灾种”立法模式进行突破,构建全链条、多灾种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在推进该项立法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法律专业特长,对条例内容逐字逐句进行“打磨”,细致推敲每一个条款,以确保相关表述合理、准确。该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为深圳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杨华兴积极参与学法普法工作,组织开展多场法治专题讲座和普法宣传。2022年9月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杨华兴牵头积极推进该项法规宣传贯彻实施,邀请法律专家向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人员授课讲解,努力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他还组织发动全市各区各部门以及市民群众积极参加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取得良好成效,其个人连续三年获得省、市通报表扬。

2022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将“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杨华兴深度参与制定《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考核工作方案》《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组织专家团队编写“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教材,涵盖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应急避难与现场疏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事故基础知识及应对、消防安全与火灾应对、灾后初期搜索与营救、应急救护等7大板块内容,注重提高学员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截至2023年12月,深圳市已培训考核30606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基本覆盖全市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农贸市场、高层建筑、学校、地铁、公共体育场馆等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为市民群众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2022年至今,深圳“应急第一响应人”已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50起,成功挽救14名市民群众生命。2024年,深圳市将培训考核不少于7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到2024年底全市将累计培训考核不少于10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实现全市平均每万人、每平方公里有不少于50名“应急第一响应人”,进一步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为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安全应急知识学习需求,杨华兴统筹推进全市各级各类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基地星级评定活动。目前,全市已建立51家安全教育星级基地,覆盖教育、卫生、消防、交通、住建、燃气、海域等重点行业领域,初步形成涵盖全生命周期安全应急知识体系的安全教育基地群。杨华兴参与研究起草《深圳市安全应急知识宣教科普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及建设指引,开创安全应急知识宣教科普新模式,通过安全宣教科普空间将安全应急知识送到市民群众身边,全方位提高市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组织开展安全宣教科普空间评定活动,评选出1006个安全宣教科普空间,包括安全宣教科普体验场所81个,安全宣教科普点142个,安全文化廊(宣传栏)783个。按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全市将建设不少于5000个安全宣教科普空间,实现各街道、社区全覆盖,致力于打造“5分钟应急科普圈”。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作为一名应急人,杨华兴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次挑战,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图片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供)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