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许下十岁“生日愿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文/图
03-23 22:0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从一片荒地与废旧厂房中破土而出,到建设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过去的奋斗十年,每一天都显得如此漫长,却又一晃而过。”3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大会举行,校长徐扬生在致辞中感慨道。

港中大(深圳)举行建校十周年大会。

奋斗十年,从泥土地到美丽校园

2014年3月,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港中大(深圳)。“那一天是我的农历生日,家人做了一碗面当早饭,到学校后,我就接到了这个好消息。”徐扬生回忆道。

徐扬生此前分享的港中大(深圳)十年前老照片。

作为深圳第一所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合作办学高校,一条奋斗之路,由此正式开启。

就在港中大(深圳)举行建校十周年大会的文礼堂,十年前曾是一片荒地,只有郁郁葱葱的树林,书写着这里的生机。如今,学校已建成占地1.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的美丽校园,现有6所学院、1所研究生院和7所书院,师生1.3万余名;连续4年位居中外合作大学排行榜第一,就业的毕业生中超六成直接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师资力量方面,港中大(深圳)经济金融学科目前有全职教授123人,全部从世界顶尖大学引进;计算机数据科学学科目前有全职教授117人,在5G网络、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名列前茅;材料化学学科汇集了7位院士和40余位一流科学家;生物医学学科组建了三个以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重点研究院,建立了第一个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生物信息数据库。

发展十年,做对了五件事

回顾十年发展之路,港中大(深圳)做对了什么?徐扬生总结了五个方面。

图源:港中大(深圳)官网

首先,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大湾区的人才需求,规划了四大学科群,迄今为止,这四个学科群的发展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其次,建立和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学术管理体系和人才评价系统,引进的教师 100%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学习、工作经验。

第三,紧紧抓住了学生的两头,即进口和出口,招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是社会对这所大学认可度的考验。已连续八年成为凭高考成绩录取的广东省内院校分数最高的大学。

第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育人方法和学生管理体制,先后建立了七所书院,实施四年一贯的通识教育课程。

第五,建立了一套与社会密切互动,鼓励社会参与办学的系统。

未来十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港中大(深圳)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徐扬生说,十年前,他在旧厂房改建的图书馆的电梯上写了一句话,“在这个深夜里,哪怕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这里读书,人类就有救。”

港中大(深圳)的紫花风铃木开花。图源:港中大(深圳)官网

从港中大(深圳)最新发布的“2023届国内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该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为95.13%,位列国内高校前列;升学比例首次突破八成,达80.92%,其中主要以出国出境升学为主,前往美国深造的毕业生占升学人数的37.90%。

在薪酬方面,2023届毕业生年薪大于等于50万元的有0.75%,年薪位于30万-50万元的有7.46%,年薪位于20万-30万元的有28.36%,年薪位于10万-20万元的有46.27%。此外,1名金融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收到某百亿级量化私募抛来的橄榄枝,获高薪录用。

建校十周年大会上,港中大(深圳)许下十岁“生日愿望”。

在学科方面,建成 15-20 个世界一流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科研方面,继续按照国家及大湾区的战略需求,建立基础性、前沿性、跨学科的科研平台和技术转化中心;继续深化与香港中文大学及国际高校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将大湾区打造成国际高等教育的高地与枢纽。

“我们要砥砺奋进,锐意创新,把这个学校建设成为国家中外合作示范性大学,在 2035 年建成国际化一流研究型大学。”徐扬生说。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