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立 筑梦而来——写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10周年之际
深圳特区报
03-21 07: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港中大(深圳)校门

“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一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挂在行政楼上的十六个字映入眼帘。它们写在以学校标志色紫色为底的帆布上,迎着阳光格外耀眼。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创校精神,港中大(深圳)扎根深圳,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走过了十年筚路蓝缕的奋进之路,建成了如今占地1.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的美丽校园,现有6所学院、1所研究生院和7所书院,师生1.3万余名;连续4年位居中外合作大学排行榜第一,就业的毕业生中超六成直接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办学成果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誉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成功样板”。

今天,是港中大(深圳)创校十周年的日子。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港中大(深圳)。当春时节,梦想花开。神仙湖畔,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试验从此在特区的土地上展开。

十年风华,融汇创新。带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基因,港中大(深圳)以“自主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为己任,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建校一甲子以来享有盛誉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践行“一个品牌,两个校园”的理念,“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发挥“一国两制”和“双区建设”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教育、深港合作办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

弦歌不辍,上下求索。带着特区向着新时代教育梦想出发的决心,港中大(深圳)的故事将继续在机遇与挑战中缓缓写就,在传统与现代中不断润色,在创新和发展中再谱华章,朝着建设百年大学的目标勇毅迈进。

实验室内学生正在研讨课题。

学科建设突飞猛进

打造深港融合发展教育样本

2月3日,以“港中深一号”命名的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此,港中大(深圳)的名字闪耀苍穹。

每每回忆起十年前的创校初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总会感慨颇深。当年站在8幢废旧厂房前的他,深知前方筚路蓝缕,但决心矢志不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如今的港中大(深圳)成为世界观察深圳改革创新的一扇重要窗口,梳理深圳教育教学模式成就绕不过的话题。

衔使命而生,答时代之问。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约定按合作办学模式建立港中大(深圳)。2014年,学校正式成立,首设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关于港中大(深圳)的故事从此开始。

2014年首次招收本科生、2015年首届研究生入学,2016年首批书院成立……2024年校园总建筑面积达133万平方米。自诞生之日,学校就主动肩负起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矢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优秀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学科建设渐次完善,回应国家需求。从最初3个学院,到今天建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正在筹建公共政策学院,港中大(深圳)在学科设置上,满载着对高新技术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始终积极回应国家需求。在经济金融领域、计算机数据科学领域、生物医学领域、材料化学领域等重点学科领域开设28个本科生专业,46个硕士和博士研究项目,与141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超240个。同时,在科研体系构建、人才引进评定政策、重大成果布局培育、科研环境优化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深度融合。

“一个品牌,两个校园”熠熠生辉。从提出创建港中大(深圳)迄今的十余年间,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走向效益,更追求特色和质量。对港中大(深圳)而言,其发展并非无章可循,而是从一开始就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进行了顶层设计,并在国家部委、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和落实。学校以“学贯中西,汇通古今”为己任,充分发挥深港两地联动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在人才引进、书院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勇于探索,被誉为“践行‘一国两制’的成功范本”,为深港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树立标杆,也为香港其他高校在内地办学提供了鲜活的借鉴经验,其办学成就得到了教育部、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向未来创新,为理想前行。“大学的发展需要时间,要用慢火炖、不能心急,心急就会急于事功,就会浮夸,就会把牌子砸了。”徐扬生说。时光为这场试验增添了厚重的分量,始终奔腾在特区血脉中的创新基因,则给了这所新创高校快速前行的矫健步伐。承载着一座创新型城市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渴望和梦想,港中大(深圳)实现了十年前创校时国家对她的期待: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提供宝贵经验。

全球引才不遗余力

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一流大学实力的背后,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与资源平台。作为立足深圳的大学,港中大(深圳)从来都不是“象牙塔”,她希望通过内地与香港的大学合作,助推内地高等教育改革,自主培养建设国家的一流人才。因此,在对待人才上,港中大(深圳)可谓不遗余力:创新制度、全球招聘、内外兼修,学校持续引进中外“名师”指路引航,助力学子成就梦想。

这一点,陪伴港中大(深圳)9年的青年教授周艳深有体会。“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术环境、科研评价体系、对人才的重视是吸引我持续留在这里的重要因素。”周艳表示,“依托这所大学,我的团队深入研究了自旋拓扑结构在信息存储和处理器件中的应用,提出并首次实验制成了基于磁斯格明子的赛道存储器、逻辑电路、微波源器件及拓扑类脑计算的重要概念;依托这所大学,我荣获了包括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8届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2022)、深圳市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第一完成人)、深圳市五四青年团队奖章(2023)等多项荣誉。”

创新机制、一流人才、一流平台,构筑了新时代新兴大学的“标高”。

凝聚全球一流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已引进了60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各国院士超30名,学校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同时,其重点学科领域的教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国际化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激励有效、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如参照国际学术体制,制订《学术人员任命、终身及晋升评审的制度、规定和流程》制度;学术人员按终身序列、研究序列、教学序列三大序列划分;每个序列的员工都有晋升通道和评价机制。学校每年进行绩效考评和薪酬调整,绩效考评的得分与薪酬调整相关。

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港中大(深圳)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未来智能网络、生物医学、新材料和能源科学、国际金融与经济、精准医学和公共政策及全球事务等领域已组建世界级人才队伍,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自主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与西方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积极为国家探索一条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道路。通过书院制培养体系,让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书院中共同生活、相互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人际交往中提升沟通能力。

“有人问我:港中大(深圳)是为深圳培养人才,还是为香港培养人才?我说,我们培养的是20年后大湾区、全中国的人才!”校长徐扬生坚定地说。

人才培养是基础。提升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港中大(深圳)新十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学校将充分用好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优势,继续深化合作,开拓创新,瞄准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于国家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立足湾区放眼全球

点燃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五周年。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区域与政策支持赋予这所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港澳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有效拓宽了内地学子的求学渠道,也成为撬动内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支点,为内地高等教育注入新活力。

既然要办,就要办成,就要办好。当年选址深圳,校长徐扬生未曾犹豫。“大学要么在深圳创办,要么不办。十年告诉我们:地方选对了。”不得不承认,港中大(深圳)作为一所备受关注的大学,生逢其地,也生逢其时。

成长在全社会对改革创新的热切期待中,沐浴在深圳包容开放的改革氛围里,港中大(深圳)的快速成长有了充足养料。而正是出于改革发展的底气与对标世界的高度,作为一所新办大学,学校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科研成果攀越“高峰”。港中大(深圳)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主动赋能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科技创新蓄水池。学校从科研体系构建、人才引进评定政策、重大成果布局培育、科研环境优化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教授得益于学校实施的“9+3”薪酬制度,每年拥有3个月的自由支配时间以承担科研项目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增进与社会、产业的交流,引导科研发展方向。同时,学校还设立灵活的科研启动模式并给予经费支持,结合产业资金投入,促进科研团队的孵化和培育;在依法进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让教授在宽松、自由、合法合规的环境中开展科研。

学科技术破解难题。学校以创新驱动为指引,以粤港澳大湾区需求为导向,研究领域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涵盖了地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学校已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了80余个国际一流科研平台,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未来智能网络、生物信息、先进材料等重点研究领域成立国际水准的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入选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

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深圳将港中大(深圳)的建设放在服务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上,不断加大投入,各种资源给予最大的支持。截至目前,港中大(深圳)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累计承担各级各类项目超100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立项数量持续增长;与龙岗区政府签订协议,共建龙岗区人民医院和港中大(深圳)附属学校,助力打造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

深化合作办学使得港澳和广东实现优势互补,背靠内地的产业资源和政策支持,港澳高校也借力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港中大(深圳)正在面向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彩色跑

学生培养“高进高出”

启智润心展现育人新作为

如何看待港中大(深圳)十年历程?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育人。

十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深港两地联动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一个品牌,两个校园”,致力于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不仅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为世界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培养能够担当的栋梁之材。”这是港中大(深圳)的办学理想,也是这所大学的使命所在。十年栽桃育李,学校录取生源质量稳定在全国前列,一批批国际化创新人才带着“港中大(深圳)”的烙印走向世界。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人”的成长,实施全人教育。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侧重培养其深度学习、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学贯中西、会通古今、融合文理”的理念培养学生成为兼具中国文化传统与国际视野、具备独立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校实行书院制,已开设逸夫、学勤、思廷、祥波、道扬、厚含、第七等7所书院。书院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提供形式众多的教育机会,以“学、思、践、悟”的培养方式,打造集生活、学习、社交为一体的书院社群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融合交流及言传身教之中得到更加深刻的熏陶和教化。同时,学校采用世界知名的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体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坚持四年必修,定期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风光”不止在强劲的实力,校园之美更是不可错过的光景。学校充分发挥艺术育人的作用,举办驻校艺术家活动、春山雅聚系列讲座、文艺季、年度音乐会等,使文化艺术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以世界为舞台,实现“人”的价值,育中国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注重培养“有灵魂、有情感、有担当、有温度”的人才,采用国际化教学体系及教学质量评审体系。与港中大联合设立“2+2本科学位课程”,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让学生于深港两地校园修读双主修本科课程的项目。同时,学校与海外高校联手打造各类顶尖国际交流平台:境外暑期项目、境外交换/交流项目、“3+1+N”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及“3.5+1.5”本硕连读项目、“4+N”本硕连读计划或博士研修等,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海外项目中启发思维、走向世界。据了解,在校生中具有境外学习经历的占比超过60%。

截至目前,大学已培养了六届本科毕业生,八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四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在“深造”和“就业”上,港中大(深圳)不遑多让。群雄角逐中,其毕业生驰骋“突围”,名校入读比例、热门升学项目、就业薪酬水平、就业领域多元化等方面一马当先。根据该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为95.13%,位列国内高校前列。其中,升学比例达80.92%,21.70%的毕业生被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高校录取,彰显了本科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就业学生平均年薪达17.08万元,逾半数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

有用人单位评价:“学生有国际视野,有学术基础,还有很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力,是具有未来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人才。”

梧桐树下听凤鸣,神仙湖畔论古今。满怀激情启新程,意气风发向未来。

十年里,从一纸蓝图到巍巍校园,港中大(深圳)冲破“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2024年是其踏上新征程的开耕之年。她将深深扎根于深圳这片创新热土,继续成为优质生源、卓越师资、雄厚动力、广泛伙伴的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典范,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型、研究型大学。特区续写“春天的故事”,这里将是重要的一部乐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建校大事记

1. 2014年3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去筹成功,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6月,首次启动招生,面向全国17个省、直辖市招收300多名本科生。

2. 2015年4月30日,第五届世界大学联盟校长圆桌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召开。

3.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批书院——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相继成立。11月,首届硕士生毕业,即第一批港中大(深圳)毕业学子。

4. 2017年4月,两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同日落户港中大(深圳)。9月,100万平方米的一期新校园落成,正式投入使用。

5. 2018年3月,祥波书院成立。5月,大学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

6. 2019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牵头组建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获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建设授牌。12月,大学首所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吉华医院正式动工建设。

7. 2020年7月,数据科学学院成立。11月,大学迎来首届博士毕业生。

8. 2021年8月,音乐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医学院正式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为国内第一所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所举办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9. 2022年9月,道扬书院成立。10月,音乐学院项目动工建设。同月,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设立2+2本科学位课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让学生于深港两地校园修读双主修本科课程的项目。

10. 2023年2月,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三方协议,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发展。5月,医学院项目正式动工建设。7月,首个研究生书院成立。9月,二期校园工程全部完成,交付使用。大学总建筑面积达到133万平方米。同月,厚含书院成立。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