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深圳美术馆(新馆)即将开馆
深圳特区报 记者 尹春芳/文 何龙/图
2023-11-03 17:45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美术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堡垒,以城市命名的美术馆,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与精神指向。作为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中首个开工建设、首个完工的项目,深圳美术馆(新馆)将于11月6日正式开馆,系列开馆展也将于11月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与城市一同成长的美术馆,即将迈入新的时代。

该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新馆落地生根,彰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魅力

深圳美术馆是深圳最早的艺术品展览机构,其前身深圳展览馆始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早期的深圳展览馆利用特区“文化窗口”和毗邻港澳的优势,积极推进海内外艺术交流。建馆之初,吸引了吴冠中、陆俨少、蒋兆和等一大批国内知名艺术家在深圳举办展览,成为当时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1987年,深圳展览馆正式更名为深圳美术馆,成为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国际交流、文创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美术馆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重心的转移,深圳美术馆原有展馆已不敷使用,新馆建设提上日程。2018年,深圳美术馆(新馆)被纳入《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并于2023年9月28日开放试运行。全新亮相的深圳美术馆(新馆)位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地处深圳市地理几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发展中轴,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得这座美术馆天然拥有南联北拓的辐射能力,肩负着进一步推动深圳成为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使命。

城市文化新地标,营造城市文化体验新空间

作为全新的城市文化地标,深圳美术馆(新馆)由KSP尤根·恩格尔建筑事务所与筑博设计事务所共同设计,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万平方米,半室外雕塑展场3900平方米,设置艺术展厅18个,配备典藏画库、学术报告厅、艺术图书室、公教活动空间、艺术餐厅、文创商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多功能配套服务空间,其功能设置、设备配置、建筑装饰等标准均达到一流水平。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美术展览、艺术收藏、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美术殿堂。

深圳美术馆(新馆)在展示空间、展示手段、艺术交流等方面均较原有展馆有根本性改观,可同时举办藏品陈列展、大型专题展等不同类型展览,有效满足不同观众的艺术需求。展馆内的18个展厅各有特色。一楼展厅挑高13.9米,配备活动展板和可移动的液压展墙,既可以合在一起举办大型展览,也可以分成灵活的独立空间。全馆固定展线加活动展线长达2400米。二楼有3900平方米的悬挑结构的半室外雕塑展场,具备举办大型雕塑、装置类展览的条件。三楼仿自然光的专业灯膜,可为观众提供欣赏艺术品的最佳环境。四楼专业的恒温恒湿展柜,可以展出博物馆级藏品。此外,美术馆还配备承重达到12吨的专业电梯等各类专业设备,满足不同类型展览的需求。

深圳美术馆(新馆)画库区总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按照藏品材质类别主要划分为8个分库,同时配有藏品消毒室、装裱室、修复室、拍摄室、研究观摩室等专业技术用房。画库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库房总门采用进口专业典藏库房门;全库区覆盖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库房内按照藏品类别配置相应类型的专业智能典藏柜架;画库除地面外五面均安装调湿板,如遇突发断电空调不可用情况,调湿板可以实现两周时间保持恒湿状态。画库还设置有电动智能管理系统,并定制开发库房环境监测应用系统,可实现对库房温湿度、光照、紫外线、CO2、甲醛等环境指标实时监控、记录和分析,支持环境异常预警,支持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声光等多种方式预警。

美美与共,以艺术激发城市活力

新建成的深圳美术馆不仅是一家专业的艺术机构,同时也会打造一个立体的城市休闲空间,为市民提供生动的有艺术氛围的文化场所。场馆内的艺术图书馆、艺术书店、艺术衍生品店、志愿者服务空间、餐饮配套,特殊人群服务等,将在开馆之后陆续推出,持续拉近艺术与公众距离,以艺术的方式激发城市活力。

作为城市中轴线上的文化新地标,9月28日新馆开放试运行以来,各项设施运行平稳,新馆迅速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新馆每日网上可预约1000个名额,国庆假期期间每日均约满,在场馆可承受的范围内,馆方采用了现场登记及现场临时预约等方式,满足现场未预约人员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参观需求。截至目前,新馆接待观众近4万人次。并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引起一片打卡热潮。

该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试运行期间,馆方分别在一楼、三楼和四楼推出了开馆展“在地与多元”版块三个本土系列展览,展现了深圳的文化、历史以及深圳本土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成果。同时这三个展览,每天的开放时间内,每个小时均有一场观众可免费参与的导览服务。试运行以来,我们举办一场题为“审美的日常”的讲座、3场策展人导览、1场针对美术馆新馆建筑设计的“光影之美”摄影工作坊以及1场中秋之夜“宋代点茶”美术馆之夜,合计6场公教活动受到观众热捧。在场馆出口处,设置了留言墙、留言本及调查问卷二维码,征集观众对场馆试运行期间的意见和建议,不少观众对新馆建筑设施点赞的同时,也期待能在此看到更多样、更高端的艺术展览。

开馆展规模空前,荟萃经典与先锋

全新的深圳美术馆拥有宽广的视角与先锋的姿态,将带来多元的思想与艺术,在激活本土艺术生态的同时,也设起连通世界的桥梁。深圳美术馆(新馆)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作为新的学术方向,通过高品质活动凸显深圳美术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湾区精神与人文风貌相得益彰的主要特点。结合深圳美术馆(新馆)定位,不断涵养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影响力,服务大众美育,打造大湾区文化高地,推动深圳市高质量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深圳美术馆(新馆)在自身新的学术定位的基础上,从“新传统”的构建出发,推出八大开馆展览,集中呈现跨越古今中外的近千件经典艺术作品。本次开馆展览由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担任总策展,王晨、皮道坚、邱志杰、吴洪亮、李军、陈湘波、覃京侠、游江等专家学者组成执行策展团队,将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开馆展分为“在地与多元”“跨越与对话”两个部分,通过专题展、名家邀请展、自主策划品牌展等8个展览与1个国际论坛活动,将深圳美术馆的全新定位和学术方向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用作品展现出一个联结多元感官、具有先锋性且启发思考的鲜活的“世界艺术史”。

第一部分“在地与多元”将通过“欣欣生意——深圳美术馆馆藏精品及文献特展”“影像时空——深圳美术馆馆藏影像艺术作品展”“回望·先行——深圳美术45年专题陈列展”“墨韵华光——从岭南画派到大湾区当代水墨展”(该展将于2024年1月9日推出)、“好梦无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五个展览,展出丰富的馆藏作品、文献和史料,全面梳理深圳美术发展脉络,解读并揭示岭南艺术的独特意蕴和深刻内涵,厘清深圳美术在中国近代美术史的地位和作用,解答深圳美术“从哪里来”,挖掘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发展的共鸣点,增强民众对于城市人文发展的认同感。同时,展览将呈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所目睹的时代巨变、观念更新和艺术成就。彰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形成的自身城市精神和文化,“讲述”展览背后所蕴藏的时代精神。

第二部分“跨越与对话”通过 “印象新生——法国诺曼底油画写生与影像展”“互生景观——艺术科技展法国奥普莱奖深圳首展”“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美美与共艺术科技雅集暨第十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向世界展现“到哪里去”,即在新时期面对自身文化的特性而开展的一系列具有探索和创新意义的艺术活动。一方面,从全球史观下,将中外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历史之中进行研究和展览策划,展现中外艺术之间的联系、交流和影响,通过一系列精品佳作,呈现当今世界最为前沿的艺术探索和创作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深圳城市特点,基于科技创新优势,以“艺术+科技”作为展示、研究、教育、交流的主要方向,突出深圳艺术在中国美术史前沿地位,同时彰显深圳美术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世界艺术的重要作用,谱写新时代艺术发展新篇章。

11月6日上午举行的深圳美术馆(新馆)开馆仪式,将邀请来自中、法、韩、泰等多国的文化机构、艺术精英、科技代表,包括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韩国釜山市立美术馆、诺曼底绘画收藏协会、多维尔方济各会博物馆、曼谷双年展主委会、奥普莱奖、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代表,共同见证本次艺术与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

文化传播高地,艺术与科技共融共生

基于深圳美术馆新的学术方向,新馆开馆当天,深圳美术馆将首次推出“美美与共”艺术科技雅集暨第十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

“深圳美术馆论坛”是深圳美术馆的常设性批评理论研讨会,经过前十届的成功举办,已经形成了广泛影响,成为深圳美术馆的学术品牌。在新馆开馆之际,深圳美术馆论坛也将换代升级,第十一届论坛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合作,举办“美美与共”艺术科技雅集。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在当前社会中AIGC技术已成为热门话题,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代艺术家如何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新精神,美术馆如何应对当下绘画技术的迭代和艺术理论的创新,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作为中国的科创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龙头,深圳始终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加速前进,其成果与发展前景令世界瞩目。深圳美术馆也将以“艺术+科技”为支点,力争成为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艺术与科技紧密交叉融合成果的高地。

此次论坛将以“美美与共”为题探讨科技之美与人文之光如何结合发展,就中华之美与世界之美的互鉴关系展开深度思想碰撞。诺曼底绘画协会艺术总监阿兰·达皮耶,法国艺术家莫里斯·贝纳永,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等专家学者与英特尔、腾讯等世界顶级科技公司代表,将从各自的专业背景出发,就科技如何改变艺术、科技赋能艺术创作、数字时代的文化发展与产业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入阐释。

下午两场的高峰对话分别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主持,曼谷双年展主委会主席阿披南.珀西亚那达,多维尔方济各会博物馆馆长安妮·玛黛-瓦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澳门大学讲席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李军等业内专家济济一堂,将围绕艺术与科技话题,展开多维度探讨,共商科技推动当下人文艺术发展的未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论坛上还将举行法国奥普莱奖与深圳美术馆的签署合作备忘录。法国奥普莱奖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科技奖项之一。此次奥普莱奖展览在深圳展出,将为深圳秉持艺术科技的理念,在深圳美术领域打造艺术科技新高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展览期间,深圳美术馆还将推出系列相关公教活动,为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品提供帮助。11月7日深圳美术馆将举办两场相关讲座,分别是由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主讲的“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圈”和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军主讲的“印象新生——在《日出·印象》的另一面”,届时讲座将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可通过深圳美术馆公号等官方渠道,提前锁定讲座席位。

小贴士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新馆正式开馆之后,每天开放6000个预约参观名额,市民可通过官方公众号预约参观。前往新馆参加活动、参观展览的观众,可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绿色出行。(地铁4号线、6号线红山站A1出口,步行约300米)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作者:记者 尹春芳/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