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邂逅艺术鹏城!好展不断勾勒创新多元城市品格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3-10-23 09:07

金秋鹏城,与艺术邂逅。这个秋天,“马岩松:流动的大地”的建筑设计展和“数字人与数字艺术展”,精彩亮相,不仅为市民带来了多样化的艺术享受,科技、艺术、设计与城市的融合也生动勾勒出深圳创新多元的城市品格。

▲舞者与数字作品一起起舞。

读懂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在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建筑既是实体也是精神的象征,连接过去与未来。“马岩松:流动的大地”正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在超过3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立体地呈现了MAD建筑事务所成立近20年来的52个重要项目。

此次展览以79个模型,近千件作品,讲述了MAD项目挑战众多技术与建造瓶颈背后鲜为人知的过程。这也是MAD建筑事务所创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翔实、最重要的一次展览。

马岩松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同时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建筑师。他在2006年设计的加拿大“梦露大厦”,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设计权。此次展出的建筑与艺术项目包括哈尔滨大剧院、深圳新地标之一的“深圳湾文化广场”、2023年9月在“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颁奖礼中获得两项金奖的“乐成四合院幼儿园”和“衢州体育场”以及“梦露大厦”等。

整个展览通过“对话”“进程”“感觉即真实”“狂想”四个章节,真实而全景式地展示了最能代表MAD内核及愿景的设计作品。有近半以上的展示内容为从未对外披露的材料,从中可以一窥MAD建筑事务所代表性项目的手稿、调研报告;深化设计过程的图纸演变;建造过程的样板模拟、视觉记录等。

在马岩松看来,建筑和城市不是抽象的科学技术,而是生活发生的真实场景,建筑是关于感受、氛围和时间的。建筑是活的,带有生命的特征,也因此而充满能量,是流动的、动态的。

聚焦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重塑与再造——数字人与数字艺术展”正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展览由数字人和数字艺术两个板块组成,共展出作品22件,持续至11月10日。

该展诞生于数字化发展浪潮中,集中展示了首届数字人创新应用大赛获奖作品、国内优秀数字艺术家作品和深圳本土艺术家数字艺术作品,是数字人与数字艺术的一次碰撞与融合。策展人介绍说,“数字人”和“数字艺术”是此次展览的两个关键词。展览汇聚了当下最具热度的人工智能算法生成、虚拟人交互、潮流艺术等话题,利用空间算法识别、人机交互、VR等技术,探索多元世界。

正如业内人士周先生所说,数字艺术同样成为艺术家表达文化理念、现象思考、未来想象的重要形式之一。越来越多创作者注重借助科技的力量,回应时代命题,促进交流互鉴,彰显艺术主张。本次展出的大赛优秀作品展现出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融合发展现状,勾画了数字创意产业生态体系的最新面貌,多角度探索未来新兴数媒科技介入人类生活的价值、意义和问题。

创意深圳激发艺术灵感

深圳是科技之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同样给艺术家带来灵感。走进“重塑与再造——数字人与数字艺术展”展厅,观众就会发现“深圳元素”非常突出。除来自华强方特(深圳)创新文化有限公司的《岚》、深圳市飞鹰腾越数字科技公司的《飞鹰小子》、深圳市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小楼》、深圳幻影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幻真》等作品参展外,还特别展出了陈湘波、禹飞、白莉鸿、黄强伟、蔡江雨、方艺婷等6名深圳本土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充分展现深圳数字艺术的硕果。

数字艺术可触、可感、可变,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与参与性。展览期间,关山月美术馆以外墙投影的方式,进一步展示本次展览的数字艺术作品。这是关山月美术馆建馆以来首次通过外墙数字化投影方式拓展展陈空间,完善空间叙事。此外,该馆还将举办精心策划的“美术馆之夜”和多场分享会,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艺术体验。

在马岩松的设计展中,由他设计的深圳新地标之一的“深圳湾文化广场”也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这一场馆分为北馆和南馆,北馆为深圳创意设计馆,南馆为深圳科技生活馆,建成之后将成为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展厅内有一处独立的设计——铺满问题的巨大圆桌上有近100位MAD过去及现在的同事对市民的发问。通过对不同维度内容的展示和发问,开启人们对城市、社区、建筑、人文、自然之间联动关系的探讨和思考,展开对未来生活和城市的想象。

深圳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了世界无数先锋创意人才在这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极具生命力的作品。马岩松是其中一位。他也曾多次提到深圳这座城市开放包容,也是有助于创作者实现创意的地方。在深圳,他的团队在设计“深圳湾文化广场”“腾讯大铲湾”以及“深圳超核绿芯”的时候,倾注了大量心血,也从深圳这座城市中汲取了非常多的灵感与借鉴。

马岩松表示,希望以展览为平台,用设计与深圳的建筑设计师、艺术家进行交流,与市民展开对话,搭建起艺术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链接大众,不断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记者看到,此次展览也吸引不少观众打卡,展厅人潮涌动,独具个性的建筑模型在展厅中,人可在其中移步换景。不少观众表示,此次展览专业性与艺术性兼备,非常具有可看性。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