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评论开门约稿,别太看重头衔
2023-02-15 15:53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邓辉林

开门办评论,在中国新闻史上源远流长。于右任曾给《新民丛报》投去政论,批驳钱基博的文章,这只能是1907年11月《新民丛报》停刊之前的事。

开门办评论,为读者参与公共生活开辟了渠道,拉近了读者和媒体的距离。读者评论反映民意,二者关系类于“采诗观风”中的“诗”与“风”。因为读者评论而推动问题解决、促使举措出台或中止的事,比比皆是。

有的报纸“和盘托出”,把整个评论版留给社外作者,而且全是采用自然来稿,这是大手笔;有的报纸评论版清一色“自摸”,“肥水不流外人田”,未免小气;大多数报纸取“平衡策略”,拿出部分评论版向读者开放。

开放中也有“回头浪”。有的媒体采取约稿制,约的都是“来头不小”的人,“帽子”不够大的作者被冷落。看似向读者开放,其实是“开小门、放贵宾”,有点像私人会所。

约稿看头衔的做法,在编辑“手中无人”时可用。面对一个评论选题,编辑在这个领域内没有一位熟悉的作者,只好请人推荐,这种情况下,头衔至少代表作者不是“门外汉”,对选题有话可说。

约稿看头衔,和现在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改革取向不合。评论最终靠观点、逻辑服人,而不是靠头衔压人。约稿时究竟是看头衔,还是看作者此前在相应领域的文章质量,这就像“谁该用”与“该用谁”之争,答案不言而喻。

评论是说理的文体,约写评论的规则也应有个立得住的理。反之,如果约写评论“唯头衔”,于理不合,那么,评论文章也容易出现让编辑感到不可理解的问题。

有的“帽子”较大的作者,成天出没于文山会海、检查汇报、讲座报告,经常“拖稿”,让编辑望眼欲穿;有的拿出了“迅雷不及掩耳”的交稿速度,但稿件除了第一段是新的,后面几段都是已发文章的节选;有的文章质量和“帽子”不相匹配;有的稿件“硬伤”频现、“地雷”密布。让这些作者从约稿中解脱出来,是一件“双赢”的事。

不唯头衔,不是反对头衔。有的知名作者,并没有困在头衔里,作文用心,出手即佳作,为编辑和媒体所乐见。

开门办评论,体现对读者和群众的尊重。把尊重落到实处,媒体应当多给寂寂无名的作者机会,努力发现和培养好苗子。许多人成长的路上,都得到了媒体的鼓励和培养。这样的佳话数不胜数,这个传统值得光大。比起一味约“成熟作者”写稿,媒体人自己发现和培养作者付出的成本更大,却是媒体形象和读者黏性的一个有力增长点。

有的客户端,曾经开放平台,组织本地读者写本地评论,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可惜未能坚持下去。开门办评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妨从发现并约请“无名”作者做起。

作者邓辉林系高级记者、博士、第三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本文刊于《新传播》杂志2022年第五期)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李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