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蓝色经济”动力助推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陈行
2022-06-08 21:34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发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21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9941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0%,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2.1%。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记者获悉,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基本形成门类较为齐全、优势产业较为突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蓝色经济”成为广东发展重要动力

《报告》显示,2021年,广东的海洋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27.5∶70.0,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涉海制造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持续增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5723亿元,同比增长13.3%;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8922亿元,同比增长10.2%;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5296亿元,同比增长16.1%。

作为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广东海洋经济“引擎”作用持续发力。根据《报告》,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4%,拉动地区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5.7%,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升,带动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广东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介绍,“广东省海洋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保障能源、食品和水资源安全的海洋产业稳健发展。”屈家树表示,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迅速,全年海上风电新增投资超700亿元,新增海上风电接入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2021年,深化合作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取得新成效,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截至2021年,全省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362条,缔结友好港口90对。

海洋产业纳入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报告》显示,珠三角核心区海洋经济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涉海制造业优势不断凸显,已形成广州、深圳、珠海和中山等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同时,世界级港口群加速形成,拥有6个亿吨大港,广州、深圳国际枢纽港功能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加快,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开通启用,“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21年12月,横琴实有澳资企业4761户,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的港企累计近3000家,逐步建成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示范样板和前沿阵地。

记者了解到,深圳积极推进全球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和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组建工作,将海洋产业纳入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以前海深港合作区扩区为契机,深圳加快推进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联动国内外海洋科技产业创新资源,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交易、金融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也正打造“海洋电子信息+”特色产业链。与此同时,深圳进一步促成“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一体化运作,海洋综合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报告》还指出,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加快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广州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建设。未来,广东将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为重点,打造向海开放高地。并且,建设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挥示范区在海洋高端产业集聚、海洋科技创新、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支撑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

(原标题《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蓝色经济”动力助推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桂桐,编辑-关越(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