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担任讲解员向记者介绍宝安治水,茅洲河蝶变是如何做到的?
读特记者 叶志卫
2020-06-17 11:35

“5年前来这里,大家不可能站在这里,居民形容是‘掩鼻而走,背水而居,闭窗而眠’,河水比墨汁还黑,比石油还稠。四年多,茅洲河发生了华丽的蝶变,这是怎么做到的?”6月15日,在宝安区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宝安区委书记姚任,担任现场讲解员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这样介绍。

2015年10月,本报记者曾在茅洲河洋涌河水闸段采访,现场看到,茅洲河水流完全为墨黑色浑浊状,抬眼所见河道边上的淤泥已完全呈现黑色。周边的居民告诉记者,到夏天的傍晚时段,河道发出的恶臭能飘到好远,附近的居民都烦恼不已。

水鸟回归茅洲河

如今走在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附近,抬眼看见一汪碧水映蓝天,绿满堤岸,美人蕉、簕杜鹃等花草随风摇曳,白鹭翻飞觅食。河面上,赛艇队员正在训练,浪花翻滚,每到傍晚或周末,这里便成了市民休闲“打卡点”。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从“全省污染最严重河流”到“深圳水环境显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宝安段)见证着深圳治水蝶变。“宝安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水污染治理决策部署,执行河湖长制工作要求,高强度投入治理黑臭水体,4年间还清了过去40年高速发展的环保欠账。”姚任说。

1、5级河长共同攻坚茅洲河治污

茅洲河是广东水污染治理主战场,宝安是茅洲河主战场的攻坚阵地。

从省委书记到社区书记,五级河长共同参与治理茅洲河: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河长李希挂点督导,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伟中担任市级河长,姚任担任区级河长,流域内的4名街道书记担任街道级河长,10名社区书记任段长。“河长制度为茅洲蝶变,起到了很好的机制作用和保障作用。”姚任认为。据介绍,担任区级河长,他必须每个月巡河一次,街道级河长则每两周巡河一次,社区河长必须每周巡河一次。

茅洲河水清岸绿

群众参与到护河工作中。茅洲河边松岗街道碧头社区有一支“银河护卫队”,成员们都是住在茅洲河附近多年的、已退休的叔叔阿姨们,银发,护河,他们被称为“银河护卫队”。只要不是大风大雨,“银河护卫队”成员们都会去河边走走,在锻炼身体之余,随手带上垃圾袋,把河道周边的垃圾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看到政府花这么大的力度治水,群众自发参与到保护河流的行动中来。”姚任说。

姚任介绍说,贯彻落实国务院 “水十条”以及市委市政府“黑臭水体治理不分建成区和非建成区,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的治水要求,宝安制定了“五全”治水目标:全域消除黑臭水体及劣V类水体,全域彻底雨污分流,明、暗渠全河段达标,干、支汊流全流域达标,晴、雨天全天候达标。

“清四乱”“五清”工作贯穿始终,扫清了治水障碍。“清四乱”是按照水利部要求,清除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五清”则是按照省1号总河长令“五清”行动要求,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宝安在治理黑臭水体过程中,拆除了75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数字看起来干巴巴,但工作做起来非常艰苦。特别是刚开始时,老百姓反对,压力很大。到了最后,看河道治理好了,河水变清了,老百姓主动让出小院,让开围墙。”姚任介绍。

2、“已建成的管网可以打通地球”

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治水是政治工程,一切工程为治水让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时,宝安创新实施“高强度持续投入、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及“地方政府+大型专业公司”的EPC治水模式。这一套模式打破过去“岸上岸下、分段分片,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治水老路,引进了中电建、中交建、中建、中冶、中能建等国内一流大型专业公司,强力推进全区水污染治理工作。

通过高强度治水,茅洲河重现母亲河生机

“管网管网,还是管网。”姚任认为,管网是治污过程中,最基本的工程。“我们建设的管网到达每栋楼,每个卫生间,每个厨房,每个化粪池。小区庭院管网我们也建设好,一次到位才能做到完全彻底的雨污分流。”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宝安全区累计投入257亿元开展小区立管、庭院管及市政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累计改造排水小区4681个,建成小区立管2750公里,庭院管1539公里,市政雨污分流管网2437公里。目前,宝安全区排水管网长度达14125公里,“比地球直径还长1369公里,把宝安所有的管网接起来,打穿地球,两头还有余700公里。”姚任这样形容。

管网接好后,污水必须排到污水厂。“2017年以前,宝安仅有66.5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缺口达到40万吨/日。2018年以来,宝安新建污水处理厂(站)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4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70.5万吨/日,其中茅洲河片区新建污水处理厂(站) 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5万吨/日,总量达到85万吨/日。”

此外,宝安全力推进“消总口”、“治暗涵、暗渠”等措施,整治暗渠、暗涵109公里,消除截污总口112个,暗涵重新成为清水通道,不再与污水“同流合污”进厂。

姚任介绍说,宝安治水另外一个特点,是实现了生态补水全覆盖,“宝安大部分河流是雨源性河流,我们把污水厂排出来的水,重新抽上来,灌溉河流。”目前,宝安共建成补水管180.5公里,补水泵站5座,设计补水规模196万吨/日,建成补水点106个。

3、“没有群众支持就没有治水的成功”

龙舟赛再次在茅洲河举行

2019年10月25日,茅洲河共和村国考断面提前1年2个月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

身为深圳第一大河,过去,“龙舟竞渡”是茅洲河上的“保留节目”,但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茅洲河变黑变臭了,“龙舟竞渡”也消失了。如今,茅洲河经过系统整治,其延续20多年的“黑臭”历史迎来拐点,“龙舟竞渡”重现河面。2018年、2019年,宝安连续两年在茅洲河举行了龙舟赛,在以茅洲河为“擂台”的赛场上,颜色鲜艳的龙舟在擂鼓声中劈波斩浪,船桨激起阵阵清波,热情的呐喊声在水清岸绿间回荡。这是宝安全域消除黑臭水体最好的一个证明。

为了“长制久清”,宝安还成立排水公司,全区水务设施“一张图”,管理调度“一张网”成立街道级水政监察队伍,专业执法与民间多层次多主体巡河护河相结,2016年以来,查处涉水环保水务案件2277宗。

燕罗湿地公园成为群众又一休闲好去处

“要感谢群众的支持。”姚任说,“我们在治水过程中,大量采用顶管的技术,甚至是盾构的技术来施工,尽可能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干扰。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治水的成功,宝安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感谢市民对宝安发展的支持。”记者了解到,2019年,宝安请来知名音乐人何沐阳创作了《宝安有你》,凝聚广大群众奋进力量,加快宝安建设步伐。

在水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转变后,姚任介绍说,宝安正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将高标准新建255公里碧道,121个2600公顷湿地,以优越的生态资源招引创新产业入驻,推动河道两岸产业转型升级,让治水成效带来更大经济价值,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治水道路。

编辑 刘思凡

(作者:读特记者 叶志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