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意 青年艺术周告诉你怎么玩
记者 尹春芳
2016-12-02 05:33

继去年深度挖掘本土青年艺术新势力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之后,第二届深圳(盐田)青年艺术周将于12月3日在盐田区壹海城中央公园4栋拉开帷幕。作为深圳创意十二月的重点活动之一,本届艺术周将为观众呈现以“科技创意 艺术消费”为核心内容的开放性艺术活动。

现场作品

现场作品

在为期9天的时间的里,观众可以欣赏到九位年轻艺术家带来的多媒体灯光展、可以到创意与青年画廊徜徉或者参加创意艺术跨界party,感受科技与艺术的一次完美“邂逅”。

本届青年艺术周由深圳市创意十二月组委会、盐田区委宣传部、关山月美术馆支持发起,深圳新画网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经过一年的发酵,青年艺术周已经成为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它适应深圳青年美术蓬勃发展的形势和盐田文化强区的政策而产生,辐射面已经扩大到以深圳本土艺术家为主体,全国艺术家及机构共同参与的一次艺术盛会。

现场作品2

现场作品

科技“联姻”艺术 生成浮动的景观

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创造着体验世界的方式,同时产生了深圳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

深圳是“科技之城”,高科技技术走在全国前沿。在科技创造快速改变世界的大环境下,通过对科技改变环境的方式、艺术对科技产品的再创造、伴随产生的艺术消费形式(物质上,精神上,生态上)的探讨与尝试,来满足科技企业对产品品质提高的迫切需求与青年一代对提升生活质量的基本需求。

不同于去年深入挖掘青年艺术家,以传统的形式展现他们的艺术魅力,今年的青年艺术周敏锐关注到技术在艺术领域的蓬勃发展,于是将目光转向技术与艺术的“联姻”。在谈及此次展览缘起时,80末的年轻策展人张紫微介绍说,今年的主题相对更年轻化,更接地气。“在概念上,围绕深圳年轻一代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节奏下,对科技艺术化应用与生活艺术化品质的追求,展现艺术消费的多重形态。”

他解释何为“浮动的景观”时这样说,“浮动”尝试描述的是在革新过程中某种未曾固定的对象;“景观”对应的则是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不断被塑造的城市视觉经验。

在这个概念之下,科技与艺术自然而然的结合到了一起。9位艺术家与艾比森、音品、源创等不同企业所提供的技术相结合,进行联合创意,在500平米的场地内规划空间,使作品恰当的融入环境,营造出当下状态的科技景观。

以“浮动的景观”为题,9位青年艺术家发散思维,以艺术表达所思所想。脑洞大开的他们通过科技手段对多媒体灯光艺术领域进行多种多样的尝试。在展厅里,通过对500平米两层独栋建筑内部进行改造,利用光电技术完美融合作品的美感,营造出对未来都市的遐想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

在相对独立的空间里,观众如置身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幻影之中”,亲身体验到技术与艺术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譬如,年轻艺术家陈海舒的《Zone Rossa》以维苏威火山为灵感去探讨“危险”这个概念是如何被人类社会定义、感知、再现与应对。

现场作品3

现场作品

80末90后年轻艺术家成为叙述深圳的主体

时代在变,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涌向了历史的前台。在此次参展的九位艺术家都是80末90后一代,他们都自然而然选择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创作,且他们本身都有超越传统艺术学科划分的学术背景。

他们身上的不羁诙谐却又能一本正经严肃思考的青年气质,与这座城市的冲撞恰巧是他们以各自身份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张紫微认为,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读本次展览。一方面深圳是科技之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有着天然的优势与土壤,流动在这座城市的基因。“科技立市”也是深圳发展的一大主要脉络;另一方面,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是陪伴电脑成长起来的一代,不仅有着“数码化”的成长背景,而且对技术与审美有着自己判断。“我们希望展览可以表现深圳人的心理体验,换句话说,从80末90后的一代人来叙述深圳。”

年轻艺术家在展现年轻人对世界态度上似乎更有优势与发言权。来自90后的艺术家蔡伊楠毕业于深圳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她本身又是插画师,跨了好几个领域。此次她带来装置作品《连绵不绝的蓝》。在作品中人们变得有些张牙舞爪,在“保护色”下苦苦挣扎。在谈到创作理念时,蔡伊楠说,小时候长辈总说不要与别人不一样,强调不能突出自我;到了现在,长大了,我发现现在很多人为了制造‘不一样’而过分的放大自我,是不是也是失去自我的一种表现?我在思考这个问题,觉得用新媒体的手段是最好的表达。”

另一位正在香港读创意设计研究生的90后年轻艺术家尤龙这次带来的作品《Neomotion》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思考。他用霓虹灯做了一套用符号组成的表情。观众可以摄像捕捉面部表情,与墙上的表情做个对比。他最早开始做表情识别技术,由此带来灵感。他在探讨表情的一种“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表达。

现场作品4

现场作品

引导艺术消费潮流

本年度创意十二月强调民众的参与。因此,在此次艺术周中,可以看到很多亲民的项目。在形式上,青年艺术周像个大派对或者嘉年华,塑造了一个轻松的艺术交流环境,观众可以随意体验,更具有介入性。

譬如,创意集市由10组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创意团队组成。挖掘艺术在当下文创产业中的应用,拉近群众与艺术的距离。参展团队有来自冀派的内画、湘西竹刻、腾讯公仔、素年锦时工作室、源创尚品等承接传统与现代表现方式的优秀团队。

除此之外,青年艺廊廊将通过三家专业画廊机构体现当下深圳艺术机构的运行方式。本艺术空间、新画网、不空间,三个画廊组成这次的艺廊展示。他们将在30米长廊内完成展示,诠释深圳艺术机构在本土特有的生存方式。观众可以进入其中,体验、观赏。

而在创意艺术跨界party上,珠宝创意展示,跨界艺术交流沙龙,文艺活动,精彩活动应接不暇。珠宝设计协会组织行业内优秀设计师也参与其中,并且展示近年来设计手稿及作品。并跨界邀请多领域设计师探讨“技术革新对艺术形式的影响”为题的沙龙。

“我们希望给观众制造一种氛围,让观众可以看到艺术消费方式的更多的‘可能性’,它是多元的,有趣的,观众可以放轻松的看,把艺术也变成一种休闲方式”,策展人张紫微说道。

见习编辑 Lisa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