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被折腾成“奶奶庙”,谁的“锅”?| 视评
读特评论员 王森
2018-08-15 07:48

近期,媒体报道了多个地方文物遭到破坏式修复的新闻,不少唐代、宋代的文物被当地一些群众和相关单位用颜料“毁容”,有网友惊呼,佛像成了“喜羊羊”,原来的真文物被人一折腾,怎成了“奶奶庙”开的分部?

一些县、镇甚至乡里的文物资源众多,还不乏精品、珍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国宝长期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直到被破坏了才引发舆论的关注。媒体深入调查文物被破坏式修复事件之后发现,一些地方的文物,只能靠几个老年管理员带着几只狗来看管。去年,四川资阳安岳县发生一起佛头失窃案,68岁的文管员奋不顾身抱住盗贼的车轮,最终才保住了国家宝贵的文物资源。

基层文物保护现状让人唏嘘不已,也值得我们反思:为何基层文物保护如此缺钱、缺技术,连唐宋时期如此珍贵的国宝都难以守住?在我们视线之外,究竟还有多少缺乏保护的文物在面临险境?

保护国宝,基层需要更多支持——不仅是资金、技术和人力上的支持,更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提高 “文物保护意识”。

对于文物的破坏式修复,责怪地方无疑是一种“甩锅”行为,“文物保护意识”不是空喊两句口号就能喊出来的。地方群众看到古代流传下来的佛像残破,想要给它做个修复,这种朴素的想法并不应该一味机械地否定,反倒说明,只有群众的日常生活与文物有紧密的联系,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要去“保护”文物。佛教起源于农耕时代,很多人信奉佛教,正是因为佛教可以给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精神支持。宋朝的古佛与现代的农民,产生情感上的联络是可喜的事情,可以大大帮助我们保护文物。

文物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遗产之所以珍贵,在于它是我们与先祖精神联系的纽带。如果文物工作者只是把保护文物当做学术来做,忽略了建立文物与人们之间的精神联络,割裂开文物的现实意义,“文物保护意识”就只是一句空话,落不到人们心中去。

就以这次媒体曝光的安岳石窟为例,现在,大家只知道当地信众给佛像画上油漆是错的,但问题是,当宋代这个石窟刚刚落成的时候,佛像究竟应该长什么样,谁来回答?石窟的历史,与村民的祖先又有什么关联?文物保护部门大可以做做研究,通过群众喜爱的方式,比如联合宗教部门和寺庙,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这些文物知识讲给村民、信众听,既能够保护好文物,又能够弘扬正能量,一举多得。就怕稀里糊涂一锅粥,连文保单位都不知道这佛像为谁而塑,自己都不重视,何谈让群众重视。

《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些节目能火,故宫博物院的周边也成为网红,说明只要文物与人们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大家自然会珍爱国宝。眼下,这些节目关注博物馆里的国宝多,但深入乡土讲述基层文物故事的少。在文物保护方面,基层需要的帮助很多,给钱虽好,别忘了,社会的关注,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