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在人才之城回看科学奖原点
晶报记者 李跃/文 李岷/统筹
01-24 08:57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2024年1月10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了一则公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8个专家提名项目予以公示。”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个奖项的原点。

67年前的今天,1957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公布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的评定结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颁发面向全国的科学奖金。

当时拍摄的珍贵影像显示,获得首届科学奖一等奖上台领奖的有三个人,他们是从美国回来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数学家华罗庚,以及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文俊。当时,吴文俊只有37岁,凭借拓扑学研究成果而获得了国家最高的科学奖项。

图为介绍首届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的报纸截图。 据新华网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此奖项被追认为新中国首届自然科学奖。1987年,国家决定设立三大国家级奖励,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人才向往之城与科研高地

2023年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当选名单公布,共有5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新增4名院士,分别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李清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里面,公众最熟悉的可能是颜宁了。

此前一年,2022年11月1日上午,在现场直播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谈到选择深圳的理由,她说,“深圳年轻、充满活力,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颜宁是著名学者施一公的得意门生,未满30岁即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此后,她的科研成果更令人瞩目——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2017年4月,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2019年,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在颜宁之前,和她一样当选美国技术与科学院院士的华人屈指可数,比如钱学森、丁肇中,还有她的老师施一公。

颜宁只是深圳吸引顶尖科研人才的例证之一。

2023年4月27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新华社资料图

作为深圳人,你一定听说过深圳人才公园,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公园里一个引人注目的景点,叫人才星光桥,棕褐色木制桥面上刻着“星光大道”几个大字。目前,桥头星光柱上所记载的顶尖人才达114名——美国好莱坞的星光大道,金手印是留给娱乐明星的,而深圳人才公园里的“星光大道”,星光柱是留给各行各业人才的,特别是科技界的大咖。

星光柱上第一位人物是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他与中国、与深圳缘分不浅,既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院长和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2016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和格拉布斯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落成,这是中国内地首个以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

星光柱上,还有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比如,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和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与格拉布斯排在一起,如今,他们分别担任深圳市中光工业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主任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院长。此外,还包括“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之父”保罗·劳特伯、“幽门螺旋杆菌之父”巴里·马歇尔、“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等。

除了诺奖得主外,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在深圳工作的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比如,倪嘉缵,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陈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人物……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他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宇航机器人实验室。

深圳人才公园人才星光桥。 视觉中国供图

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显示,深圳上榜科学家超500人,足见深圳对顶尖科学家的吸引力。随着高端人才的不断加盟,这样的“星光“名单还可以继续增加。

从1980年全市仅两名技术员、1999年引进第一位全职院士,到如今各类人才总量突破679万人、全职院士近百人、高层次人才2.4万人,深圳用四十余年时间,打造了一座最具虹吸效应的人才向往之城与知名的科研高地。

给科技人才更大发展空间

深圳第一位获得科技重奖的人是谁?

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来源于1994年第12期《中外房地产导报》——已经是遥远的30年前了——标题就叫《深圳第一人——访第一位获得深圳市科技重奖的林育涛》。文章开头写道:“林育涛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他是深圳市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有突出贡献重奖的人。”

文章介绍,林育涛1940年出生于广东揭阳,同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后来,研究所被国防科工委接管,隶属海军第七研究院,林育涛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就是研制与洲际导弹有关的星光导航系统。

1982年,林育涛被调到深圳支援特区建设,从事地质勘探工程方面的工作。后来,“身患绝症的林育涛,将经过五年艰辛努力获得的珠江口深圳湾水文勘测资料,全部捐献给市政府。市规划国土局受市政府的委托,当场奖给林育涛10万元人民币奖金。据悉,林育涛是获得深圳市人民政府重奖的第一位科技人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人月薪不过数百,10万元确实称得上是“重奖”了。可惜,如今除了这篇文章,网上已找不到更多与林育涛有关的文字。

目前,说到科技奖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这是深圳市政府为了进一步激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组织,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于2016年11月发布的一个规范性文件,每年评选一次,设市长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技奖、专利奖、标准奖。其中,市长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个人;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个人。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数年后进行修订,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的亮点之一,是将青年科技奖年龄放宽到38岁以下,以进一步调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已连续11年举办,评选出了近90位青年科技奖得主。例如大疆创始人汪滔、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等人就曾获得过深圳市青年科技奖。2023年度深圳市青年科技奖的获奖者主要来自新兴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当然,深圳吸引顶尖科技人才,不仅仅止于这样的奖励,更大的吸引力在于制度创新,给科技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11月1日,由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根据该意见,深圳将实施顶尖人才汇聚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装备、海洋、低空经济、新材料等领域,“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在“用才”方面,该意见的一大创新是“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即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对顶尖科学家赋予其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人才举荐权。

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为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Society)非常关键的成功经验之一,近年来深圳医学科学也受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关注和借鉴。青年科学家颜宁全职加盟深圳,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就是深圳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的一次实践。深圳市医学科学院计划2025年建成,对标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等世界顶级的医学研究及资助机构,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深圳科技创新有何特点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6级有个本科生叫毕恺峰。毕恺峰在大一时找到老师郑泉水,提到自己的迷惘,对大学课程的学习没兴趣,有点找不到自己心中的“意义”了。果不其然,大三时,毕恺峰还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没完成。这让郑泉水很着急,这样下去,毕业都难。

2018年开始,郑泉水带领全班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2019年,毕恺峰进入华为实习。郑泉水鼓励他把毕业设计与华为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鼓励保持探索的果敢和勇气。在华为,毕恺峰半年内连升两级,并涉足AI科学计算领域,选定了AI气象预报盘古气象大模型的研究,对1小时至7天预测精度,均高于传统数值方法,这对目前天气预报、极端灾害预警的瓶颈问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这是2023年11月举行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创办所长、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在主题演讲中提到的一个故事。他说,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好的土壤,环境与人才的关系好比土壤之于种子,土壤健康稳固适宜生长,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这涉及到一个科技创新生态问题。毕恺峰的科研成果得益于华为这个平台,事实上,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催生出来的城市,深圳科技创新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少创新份额出自企业之手。

比如,2019年,深圳摘得了20项国家科技奖, 其中,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由11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13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其中,在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评选中,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王荣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周建同参与的“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唯一的一等奖。

此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参与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参与的“现代空间结构p体系创新、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一等奖。

深圳科技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置于国际视野之下。

2023年9月,深圳科学家“首次构建最全的人类免疫细胞发育图谱”的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深圳先进院联合国内多家医院、高校首次成功构建出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采样密度最高的高分辨率人类免疫系统发育图谱,并发现免疫细胞“新类型”——类小胶质细胞。此次研究成果将有力推动全球免疫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得2024年的巴克利奖,这是该奖自1953年授奖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国籍物理学家。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

“一个计划就是继续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基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的研究,我们也会看到包括拓扑超导等一系列新奇的物理现象。这是第一个方面的重大计划。” 薛其坤说。

在时间里变化的科技之城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拉回到中国首次颁发科学奖的1957年。

1957年这一年,世界上还发生了两件科技大事: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东西方的科技发展在这一年开始出现了新的阶段性分野。

这一年的深圳,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检索历史,能发现的跟“科技”有点关系的事件是,铁岗水库动工;国营宝安糖厂(松岗)投产,采用机榨,日产50吨;南头木机船运输社成立,有船28艘,约3000吨位……彼时的深圳,距建立经济特区还有二十多年,科技领域当然是一片荒芜。

但时间这个魔法大师,总是不断对人们的想象力构成考验。人们没有想到,此后的数十年里,深圳会成为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之城。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文 李岷/统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