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道 新故事|厦门:从滨海小城到国际空港
厦门日报 记者 谢嘉迪
2023-11-08 06:55
收录于专题:老报道 新故事

开篇语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45年来,一篇篇老报道记录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今天,一个个新故事述说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篇章。10月30日起,由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共同发起的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大型传播活动《老报道 新故事》正式启动。


活动以“回访老报道、走读新故事”为主旨,将回眸15座副省级城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件,通过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串联讲述,生动折射15城改革开放成就,展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气象,共同讲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改革开放故事。

说到厦门,“面海而生,岛上建城”已成口口相传的佳话。改革开放初期,跟上发展的潮流,需要打破“岛城之困”,厦门主动打开空中走廊,为经济特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通航初期年客流百万级航站,再到千万级国际一流空港,40年来“客容量”的次次飞跃刻画出了滨海小城朝国际化交通枢纽城市迈进的轨迹。如今,一座崭新的航空枢纽正拔地而起,发展要素向这里汇聚,特区民航史即将翻开崭新一页。

老报道

破“岛城之困” 闯出中国机场建设新路

1983年10月22日,厦门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厦门日报资料图片)

40年前的1983年10月22日,人们目光聚焦在厦门本岛高崎海滨。这一天,厦门国际机场(现更名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海上机场”与“海上花园”标签在这里重合,从此揭开了厦门民航史新纪元。

翻看《厦门日报》老报纸,头版报道生动还原了通航当天的热烈氛围。尽管彼时报纸刊登的是黑白照片,但记录的却是彰显时代腾飞的高光时刻。

开创运用外资建设机场先河

在《厦门日报》通航报道配图中,有一张“特别”的面孔——时任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理事长费萨尔。他的出现,象征着“南南合作”在厦门经济特区的落地生根,也象征着特区机场那段“不走寻常路”的建设历程。

20世纪80年代,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交通的短板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每当有外商前来考察,通常要先飞到福州、广州,再转火车或汽车颠簸七八个小时进厦,如再遇上雨天,行程还要拉长,让不少客商望而生畏。

交通有短板,发展受制约,“没有空中走廊,大厦之门该通往何方?”建设一座厦门人自己的机场已成“刚需”。

“1981年建设厦门国际机场的有关报告正式获批。经过估算,建设资金要近1亿元人民币。”在厦门国际机场原副总王泽源的回忆中,当时特区的年财政收入仅有约1.8亿元,要拿出一半建机场,难度很大。

特区的特,就特在先试先行。特区的特,也体现在自力更生,突破常规的做法。于是,在困难面前,厦门打破常规,开创了利用外资建设机场的先河。王泽源说:“这是一次中国‘好项目’与外国‘好资本’的强强联合。在上级领导牵头下,我们最终争取到了科威特政府2100万美元的贷款,为机场建设化解了燃眉之急。”

积极应时求变、灵活运用外资……厦门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也使厦门机场成了“特区经验”的“批发商”——不仅是全国第一个靠运用外资、靠自筹资金修建的机场,也是中国民航第一家下放地方政府管理的机场,为全国各地机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先行“样板”。

机场建设通航彰显“厦门速度”

在《厦门日报》通航报道中,记录了当时福建省委领导对机场建设的高度评价:“厦门国际机场显示了‘厦门速度’,显示了决心和力量。”

什么是“厦门速度”?在当时,国内建设一座标准机场通常需要7年时间,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从1982年1月开工,到1983年10月通航仅用近21个月。

“可以说,厦门机场就是全省一心拼搏的硕果。”数十年前,高崎海堤上土方车来回奔走、1万人同时作业的火热建设场景,王泽源依然历历在目:“除了厦门本地人外,现场建设者中还有来自全省各地的技术人员,当时住的是临时工棚、喝的是井水池水,但艰难的环境依然不减建设者们斗志,大家铆足干劲,只为护航这只特区‘白鹭’展翅高飞。”

1983年10月22日,厦门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厦门翔业集团 供图)

1983年10月22日下午3点20分,在一片欢呼声中,中国民航265号首航班机从厦门飞往上海。在机场塔楼一侧,《厦门日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时刻。

历经40年的时光变迁,这座厦门经济特区首座航空塔台依然屹立机场,见证着航空产业发展中的“厦门速度”:通航7年,年客运量突破100万人次,跻身全国十大繁忙机场之列;2009年晋级“千万级”机场;2010年首次跨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2014年客流突破2000万人次……

如今,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已构建了覆盖中国主要城市,连接东南亚、东北亚,通达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线网络,开通航线161条,与境内外119个城市、125座机场通航,成为特区乃至闽西南连接全球、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

2023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停机坪。(厦门翔业集团 供图)

新故事

厦航飞跃大洋横跨五洲

厦门航空的创业历程可谓“中国民航发展的缩影”。作为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航空公司,1984年,厦航以爱拼争赢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韧劲,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在碧蓝海天之间开创了一条中国民航发展新路。

2023年,是陶殿志入职厦航的第37年。1986年11月,接到上级调令的他,在三天内完成了人生轨迹的重要转变:从首都北京的空军机队,南下支援厦航建设。“当时的条件比我想象中还要艰难。”回忆起那段蹒跚起步的厦航“创业史”,陶殿志感触良多。

逆境中的艰难起步

如今,在集杏海堤每隔几分钟就能看到飞机破空而出,游客们将镜头聚焦天空,只为记录下这份特区独有的光景。“大海、蓝天、飞机”似乎已和厦门形成了一组强关联,成为“特区印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航线密布如织、飞机穿越如梭。厦门民航能走到今天这步,放在20世纪80年代,想都不敢想。”陶殿志翻开了一份1985年1月1日的厦航开业公告,班期时刻表上记录着开创之初仅有的三条航线:厦门往返北京、广州、上海。

用陶殿志的话来概括当时的运营条件,可谓是“钱无一分、人无一人、地无一寸、房无一间”——厦门航空在银行开户用的5000元、第一批公司员工乃至仅有的两架客机都是向其他单位“借”来的。

越是逆境,越能彰显“同心协力”四字的分量。“创业之初,我们厦航曾与外商就‘引进飞机’在北京展开洽谈。包括时任厦航总经理吴荣南在内的谈判团队,都住在离谈判地点两站地的地下室旅店,通勤也仅靠步行来往,只为了省下每人5分钱的公交费。也是在这次谈判后,我们引进了第三架飞机,形成厦航机队。”据陶殿志回忆,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同期,厦航还研发了一套可靠性维修系统对飞机进行实时监控。“当时大伙连5分钱都要省下来,却为这套系统投入了近500万。”

一个个创业故事鼓舞人心,一次次笃力奋楫汇聚发展洪流。从初时联通国内主要城市,到如今飞越大洋、横跨五洲,厦航运营国内外航线已突破400条,机队规模更是达到了208架,年均客流量超4000万人次;在过去的2022年,厦航更是创下了民航业奇迹,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6年盈利的航空公司。

40年的飞速蝶变

一组数据对比,可看出厦门民航发展的“加速度”:年旅客吞吐量从100万到1000万,用了19年;而从1000万到2000万,仅用5年。

作为厦航老职工,陶殿志切身感受着巨变:“最早的时候厦门机场很空,机坪上看到最多的也只有我们厦航客机。”但随着厦门沐浴在改革开放东风中飞速发展,特区航运需求持续增加,厦门机场积极引进山航、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陆续入驻特区,厦门民航客运的“朋友圈”逐渐扩大。

2019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全年接待旅客量突破2741万人次。(厦门翔业集团 供图)

如今,厦门机场已从小航站变成年客流量超2700万人次的大空港:2019年厦门机场成为全球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全年保障航班飞行19.29万架次、进出港货邮吞吐总量达33.05万吨;配套航空维修业逐步成熟,形成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维修能力处于亚太地区领先地位。

尽管经过多次更新迭代,T1、T2航站楼已不再承担主要飞航业务,但陶殿志还时常会走上老航站楼的机坪,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太多的记忆:有初修新机型时的迷惘;有抢修飞机时的紧迫;有露天作业时,烈日暴晒下的“如芒在背”;还有首航时机场栅栏外,市民那一双双对于未来美好期许的目光。

如今,厦门民航的聚焦点跨越厦门本岛,来到特区东部——锚定2026年通航目标,厦门翔安机场正在此强势崛起。未来,这座特区新门户首期将满足年飞机起降38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以“翻一番”的体量,为特区新时代腾飞发展蓄势。

【数说】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自1983年通航以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目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拥有T3、T4两座候机楼,候机楼总面积23.7万平方米;1条3400米长的跑道和2条平行滑行道及10条联络道,可起降B747-8等大型飞机;停机坪总面积80万平方米,拥有96个停机位,现有厦门航空、山东航空、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四家基地航空公司。

2023年夏秋航季,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开通境内外航线161条,贯通欧、非、大洋、北美及南美五大通道。

厦门翔安机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翔安机场本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目标进行设计。项目新建2条远距跑道,北跑道按4F标准建设,长3800米、宽45米,南跑道按4E标准建设,长3600米、宽45米;新建5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95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相关阅读

老报道 新故事|大连:从“神州第一开发区”到“东北第一强区”(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39年前,国务院批准成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在大连金县大孤山乡马桥子、风岩、黑山、红岩4个自然村,这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奏响了大连及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强劲序曲。

依靠1000万元财政启动资金和银行的2.3亿元低息贷款,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开放大潮中拓荒奋进,将黄海岸边的偏僻渔村变成了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

此后,保税区、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相继在这里落户,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先后在这里挂牌成立。今天的大连金普新区,是全国拥有国家级功能区最多、 最全、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成为东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空门户和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开放合作的重要枢纽。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记者 谢嘉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