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持续火热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2023-03-08 00:21
收录于专题:聚焦中国设计大展

每一个时代或民族的艺术,都深深嵌在这个时代文化或民族文化的结构之中。每一个设计都与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何以设计回应时代命题、展现时代新风尚,恰恰也是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聚焦所在。在数量繁多、内涵丰富的这场国家级设计大展中,设计愈加注入文化与精神的血液,与高科技携手共进。

设计跨界 打破边界  

“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唤醒传统技艺的生命力。

在“助力文化建设”板块,一组关于苏绣的案例《苏绣与拓扑学的邂逅相逢》让人大开眼界,充分感受高科技与设计的融合。案例展示了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与清华美院研创团队对苏绣针法的拓扑学研究成果。这一案例成功将针法归纳转化为函数,生成可以记录和创新针法的计算机程序,探索出科技创新的设计之路。

现场播放的视频里,“机器绣娘”的手正在灵活地拿着针,绣出一幅苏绣。该案例的策展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吴海燕介绍说:“苏绣的核心技艺在于针法,针与线的轨迹变化主要靠绣娘自行领悟。经过对苏绣针法的拓扑学研究,将针法归纳和转化为函数,以此为基础就可以生成记录与创新针法的计算机程序,‘机器绣娘’就是这么诞生的。”

数字化的针法作为一种抽象语言,为设计的跨界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在未来,可以拓宽到其他绣种,甚至是所有纺织、编织领域,比如织锦、竹编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

借助数字媒体与现代科技的力量,文化遗产的数据表达有了更丰富的方式。在“可视化透镜:文化遗产的数据表达与叙事创新”这一部分,观众可以看到,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

“活化”利用  延续文脉  

从传统元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重新发现传统、认识传统,将其与当代社会文化进行创造性结合,本土设计、东方设计、新中式等中国风格的设计渐趋活跃。

此次展览“助力文化建设”板块的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介绍,在这一板块着重展现了几个非遗活化方式的典型案例,比如佛山石湾陶瓷和佛山年画、云南鹤庆的金属工艺。“这些案例说明非遗传承的关键点,一个是要有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其次是要融入到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大板块中,同时还要有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共创。”

年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着美好的生活愿望。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木版和手绘年画逐渐淡出生活,成为非遗保护项目。在本届展览中,“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以艺术设计与年画创作相融合为核心理念,约请年画新生代传承人与全国青年设计师、艺术家共同进行创意设计,创作出一批展现新时代、新风尚的年画作品。

“朝花夕拾”系列服装设计、高温窑变瓷系列设计、《五虎门神送吉祥》图案及应用设计等等,展现出设计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更有未来“科技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物联网技术在设计产业领域得到深度运用的案例,在此次展览中也得以呈现。

人机共生的“AI智能纠错健身衣设计”“腰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设计”以及由深圳企业研发设计的“DoraHand多指灵巧手产品设计”“FIFISH V6S水下机器人设计”等,科技感“满格”。

在展厅里,“DoraHand多指灵巧手产品设计”非常“吸睛”,它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操作及多种类物品的复杂抓取场景,采用特殊的传感器设计,结合多自由度配置,既能满足绝大部分物体的抓取需求,又能降低成本,目前已经应用于科研、服务等领域,不少观众驻足打卡。观众马先生告诉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高科技的设计,让他体验到了设计的科技范儿。

记者在“展现国家形象”板块也看到一系列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设计:海陆空天的新物种、数字孪生、智车形态、人机共生、智慧家居等多个主题案例。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设计、新型无接触网供电城轨列车设计,还有一系列的智能汽车和无人汽车、全地形智能AGV泊车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设计、火星航天服等前瞻性设计。

一直以来,“中国设计大展”的宗旨是鼓励中国设计创新,促进社会生活进步。“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更是汇集和凝聚中国设计与公共艺术的创新力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新设计、新精神。

(原标题《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持续火热  设计,时代新风尚的生动韵脚》)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