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马峦街道着力革新治理模式,打造安全文明和谐街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吴璇玲 通讯员 胡馨月 文/图
2022-12-11 21:32
收录于专题:马峦高质量发展

建立全域“安全员+”管理模式,辖区工伤事故同比下降86%;创新打造全区首个“大型车盲区体验站”特色教育阵地,体验式教育让群众“知危险、会避险”;建成全区面积最大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打通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这是坪山区马峦街道创新基层治理带来的新变化。

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聚焦基层治理堵点难点痛点,马峦街道着力革新治理模式,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治理理念,于细微处打通基层治理“末梢”,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建立全域“安全员+”管理 拧紧基层治理“安全阀”

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一个平安的生活住所,是群众最基础、最朴素的追求,也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石。马峦街道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持续发力创新应急管理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管理。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如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马峦街道深化“安全员建在班组上”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全域“安全员+”管理模式,打通安全生产监管的神经末梢。马峦辖区企业共建立安全员队伍3000多人,除了班组长,党员和业务骨干也争相担任安全员,实现“只要有生产行为,就有安全员在岗位”的目标,进一步拧紧基层治理“安全阀”。

为确保一线安全员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马峦街道赋予安全员新职责,从事前预防到事后处置,全面提高安全员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能力。除此之外,建立企业“安全家园”线上交流平台,积极拓宽互动渠道、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持续向一线安全管理“供氧”。截至目前,马峦辖区工伤事故连续三年下降40%以上。

出租屋安全监管向来是治理难点。瞄准这一难点,马峦街道构建“安全员建在楼栋上”长效机制,打造“楼栋长就是安全员,楼栋长是第一责任人,居民小组长是第一监管责任人”的工作机制,通过联合楼栋长排查,破解了出租屋消防安全监管“难进门”的问题。与此同时,搭建共治平台,集结社区“一支队伍”、街道有关部门、公安、住建局、燃气公司等力量,打造齐抓共管现代化治理模式,奏响治理“大合唱”。

以防范化解出租屋燃气安全隐患为治理重点,马峦街道建立了楼栋长、租户与正规燃气公司的沟通平台,通过引导租户从正规燃气公司购气,从源头上确保群众用气安全。黄沙坑小区的一名楼栋长表示,“这大大消除了安全隐患,不仅租户居住更安心,房东出租房屋也更放心!”

破解交通安全难点堵点  “小切口”带来大变化

日前,在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共享超市”旁边,一个红色的“泥头车”模型引人关注,这是坪山首个“大型车盲区体验站”特色教育阵地,旨在以体验互动的形式,教会居民避开大型车辆盲点,降低泥头车等大型车辆事故发生率,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

这是马峦街道创新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生动实践。继在全市首创道路交通“微设计微改造”模式后,今年街道将群众关注的出行问题作为治理的着力点、服务的发力点,在交通安全方面持续擦亮“马峦名片”。

以马峦山马峦入口为例,自马峦山郊野公园实行假日预约停车以来,马峦入口始终井然有序、平安和谐,这离不开马峦街道的精细化管理。

成立马峦山马峦入口交通管控现场指挥部,下大力气研究解决车辆有序进出、游客上下山接驳运载等问题,设置摆渡巴士接驳点,便于游客上下山,设置车辆通行指引牌,引导游客有序入园......除此之外,马峦街道充分利用交通巡管员、应急分队、机关、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义工等力量,开展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加强现场疏导,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同样整洁有序的场景还发生马峦街道比亚迪厂区周边。为破解大货车违停难题,马峦街道以问题为导向,牵头联合交警推动企业制定入厂预约机制,减少路面停车量,组建交通专班、交通巡管员两支队伍,实行全天候巡查排查,还积极推动临时停车场选址调研工作,从源头上加快解决大货车乱停放问题。如今大货车违停情况得到根本性好转,市民出行更无烦忧,企业高质量发展更有活力。

打造家门口的社会心理服务站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心”路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部分人群心理压力加大。为预防辖区群众受到心理情绪干扰而诱发不良事件,马峦街道充分发挥心理疏导服务、危机干预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让基层治理接地气、通民心。

走进马峦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粤心安,心理咨询室、情绪疏导室、心理宣泄室映入眼帘,心理沙盘、心理放松椅、减压拳击、减压绘画等配置齐全,这个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温馨场地,打通了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的“解忧站”。

马峦街道建成全区面积最大的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摄

今年以来,马峦街道将心理服务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全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创新打造“1+1+N+4”运作模式、“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多元介入、“政—企—社”联动、“预防-预警-干预”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辖区居民提供公益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危机干预等服务。

作为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红马甲-马峦街道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队”与派出所、网格、企业和学校等多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协助化解多宗疑难尖锐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推动一件件民生大小事得到解决。

遇难事有人帮,遇急事不发愁,在马峦街道,这样一张安全、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在书写。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吴璇玲 通讯员 胡馨月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