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 “前海客厅”诞生记
晶报记者 王子健/文 勾特/插画
2022-10-14 09:50

循着细雨,从地铁梦海站出来,看着前海的一片工地,突然间有点恍惚。

约好采访的张善壮,正在负责180米超高层人才公寓建设的工地中。见面后他说,前海这片热土上,这几年最多的就是新项目了。“附近属于咱们中建八局的项目还有好几个。”

在大大小小的工地中,靠近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一侧,一幢形态明显有异的两层结构建筑,搭配着“玫瑰金”色彩釉玻璃装饰,静静坐落在河岸旁,在紫荆园满眼绿色的衬托下显得很出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标识,其醒目的岭南传统民居设计,在众多建筑中显得很别致。

2019年6月24日,中建八局二公司进场施工,11月2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浇筑完毕,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结构主体正式封顶,项目进入幕墙、机电、精装等工作阶段。仅仅366天后,2020年6月24日,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全面完工。

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3.6米,被称为2019年深圳重大项目和前海“一号工程”,是满足前海及粤港澳大湾区商务、政务、国际交流等需要的高端专业复合型会议场馆,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会客厅”。但它的初定名——前湾会议中心,显得低调。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举行时,作为项目总工,身在会议中心地下室的张善壮,连同上百人的保障团队,在仅隔数十米的地方见证了历史性时刻,这一经历,此前并没有公之于众。

大会过后,众多市民来到这座城市的新“客厅”,拍照留念,这里,成为前海新的打卡点。回想起建设过程,不善言辞的张善壮,眉眼间还是显露出自豪。

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全貌。

融汇古今的“城市客厅”

采访前两天,几经周折,才预约到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参观。听讲解员蔡祖嫣解释:疫情原因,目前的参观都是以公函形式通过前海管理局申请,所以人流量并不大。

难得的“包场”体验。

会议中心门口的“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两行红色大字,配合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标识,很是显眼。从大门进入,挑高的中庭空间两侧,高达13米的整排无切割彩釉玻璃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当然,引人注目的还有屋顶大坡度的玻璃百叶,工巧似薄纱。

作为全国首个采用现代材料彩釉玻璃,来演绎传统屋面的建筑——4种不同透光率,1200多块彩釉玻璃百叶,从下到上分布两侧结构弧面上营造出“薄纱”之感,不可谓不巧妙。听蔡祖嫣介绍,室内设计以“彩云追月”为理念,色彩色调轻快柔和,并将岭南花窗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现代手法解构组合,兼备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从天花板到地面,从灯饰到墙体,从门把手到地毯,都营造出彩云追着月儿跑的感觉。

除了常规会议,这里的地下车库、人防、宴会厅、贵宾休息室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未来有多种改造、更新、可持续使用的可能性,能承接各种公关活动、发布会、庆典活动、颁奖典礼、展览展示等。

乘坐扶梯来到会议中心二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场景依然保持原样。颇有寓意的826张座椅,坐过见证历史的各位嘉宾。据说今年底会堂布置就会进行重置,我赶紧拍了照片。

会议中心一楼的参观路线,则是缩小版的“大潮起珠江”展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对于深圳的认识,年轻的蔡祖嫣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她的系统性讲解十分流畅。

张善壮也参观过展览,不过那已经是建成后的事了。据他说,最初的项目设计并不是现在的形态,而是圆形类似蒙古包的设计,经过了多次调整,才最终定型。“进场为了赶时间,20多天就把1500多条桩打完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团队的设计,经过一年的高质量施工,最终呈现效果为世人所惊艳。

当然,建设本就不以用途来决定好坏。从设计之初,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就在尝试做出些不一样。

深圳市政协“委员讲堂”“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今年8月21日在深圳图书馆开讲。孟建民围绕“建筑与城市审美与实践”,阐述了其城市审美对构建城市形象与文化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建民提出了“本原设计”的创作理论,倡导“全方位人文关怀”理念和“三全方法论”,其建筑作品具有城市宏观研究的独特视角。

他认为,经典建筑是有生命力的。

在城市审美上,孟建民认为,城市对景是路径、节点、标志物三者的集中表现,节点和标志物的设计与塑造是城市审美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城市天际线是区域要素和边界要素的叠合再现,建筑群的高低错落、前后层次、色彩变化、虚实关系决定了天际线的城市美感。

拥有着这样看法的建筑设计师,在前海这片热土上,设计出了带有鲜明岭南风格、彩釉玻璃的城市会客厅。从空中俯瞰,这片低密度建筑空间里,会议中心依然是亮眼的存在。这样的融汇古今,只有亲眼看见,才能感受它的巧妙——项目设计灵感取自中国传统建筑琉璃瓦屋顶形式,外观上的“薄纱”造型以现代材料“彩釉玻璃+铝型材”组合演绎,与岭南民居瓦片屋顶如出一辙,夏季可遮荫避暑。屋顶营造出的“灰空间”将柔和的自然光带入到会议中心室内,同时与外部环境巧妙融合。

“从早期深圳城市建设发展过程来看,这40年,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深圳是一个新型城市,历史的‘包袱’会轻一点,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性。”接受业内媒体采访时,孟建民相信审美具有主观性、地域性、相对性、文化性、时代性。城市审美是推动城市设计美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他看来,需要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建立专业的审美要求,才能更好地助推美好城市的建设。

疫情无阻智慧施工

从规划定位到开发建设,从探索路径到形成模式……从一片泥泞滩涂到满眼繁华都市,前海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十年间无数建设者的身影。

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最初建设的时候,并不知道是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做准备。然后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随着一些准备工作的开展,就大概知道不一般了。”后知后觉,并不影响施工热情。这是张善壮来南方后的第二个项目,职业生涯的第三个。无论身形还是性格,他都是个标准的山东汉子,做事情必须百分之一百投入,到现在,他都住在工地,从上一个工地到这一个工地,相隔可能不到几公里,每天得起早贪黑,能跟老婆孩子见个面都是奢侈。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了施工的难度:“为保证物料供应不掉链子,施工团队提前40天将钢架原材料送达钢构加工场进行拼装,原地随时待命。而每一榀钢结构都重达160吨,超出了塔吊的最大吊力,为此施工团队选择使用分段拆分组合法,也就是先将每一榀钢架拆分为5段,每段平均重量约35吨,使用160吨汽车吊逐段起吊安装。”

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分段的钢架,组合时同样需要谨小慎微。起吊过程中为掌握重心,施工人员使用BIM技术,模拟构件的起吊平衡点,计算出起吊点,布置吊耳。分段的钢架组装时,需要严丝合缝。“吊装时,考虑到构件吊装与焊缝收缩时,门式钢架可能移位,每段门式钢架梁组装时,均预留了10毫米的焊接缝隙,正是基于严密的施工前测算,每榀钢架都实现了顺利吊装。

项目屋面幕墙为迭级式玻璃幕墙单元系统,弯弧屋面彩釉幕墙采用1.5×9米的超长板块,面积超过一个足球场的大小,是全国最大也是首个采用现代材料彩釉玻璃来演绎传统屋面的建筑。要实现从-20度到80度坡度的曲面并不是易事,玻璃和金属架构,最终实现“薄纱起舞”的轻盈飘逸效果,需要的不仅仅是BIM等现代化施工技术,还需要不断通过实际情况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才能实现。最终,会议中心37天完成所有屋面幕墙单元安装,60天完成幕墙大面,80天让幕墙具备验收条件。

智能化监控系统、智慧化报警系统、数字化防护系统……在前海国际会议中心施工大院内,这些“智慧”系统可谓是面面俱到。新技术结合老传统设计,在张善壮看来,是项目的最大特色。

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当然,给项目施工带来最大困难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疫情影响。

时值2020年初,农历新年即将到来,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了赶进度,也为了员工健康安全,建设方作出了春节不停工的决定。切割声、焊接声、敲打声……数百名工人进工地前要进行体温测量、手部消毒、信息登记,然后换上新口罩才能上岗。一旁的电视大屏循环播报防疫新闻和知识。

为加强防疫,项目承建方购置了2万个口罩、10箱酒精、10箱免洗洗手液、10支测温枪,以及一台红外线测温仪,并设立卫生员和纠察员。卫生员负责监督消杀公司落实食堂、卫生间、走廊、水沟等公共区域的消杀、清洁工作。纠察员进行现场巡查,纠正所有在场人员个人防疫用品使用情况等。

张善壮说,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春节留守的两百多人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为应对节后返工人员带来的防疫压力,中建八局在工地生活区域准备了两栋宿舍楼供返深人员单独隔离居住,并建立工人进场台账和健康台账,对每一个入场人员建立“一人一档”防疫手册,记录春节期间活动内容、接触史、症状、乘车信息,以及14天内体温等内容。

因防疫措施得力,项目团队得以积极开展建设,把近万平方米的玻璃屋面工序前置,将幕墙的加工、生产、组装全部在工厂完成,并实现了从加工厂到项目部“零损坏”,仅用60天就安装了全部幕墙,为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如期完工打下基础。

前海高峰时有近1.5万名施工人员,十年间,这里的建设并未减速,随着一批新的基建,包括地铁和海底隧道的建成,前海这个粤港澳大湾区引擎,还将焕发新能。

百人团队保障40周年大会

李凯,出生于1996年。作为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责任工程师,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管控。在他印象里,13米长的玻璃施工很谨慎。“太长了,不好受力,挪动就容易碎,所以施工要特别小心。”尊重设计,意味着要将损耗降低,为此,施工队伍也做了充分的考量,包括容错率,毕竟是特别定制的材料。

投入使用一年后,前海国际会议中心获得了鲁班奖,这是建筑业界的最高奖项。如今的李凯,在采访中还接了几个电话,对接的正是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的维保工作。“我去的次数比较多一些。”“感觉一起‘战斗’过。”这是他对同事的评价,依照中建八局的习惯,每个项目结束后,人员都会打散重组,虽然大部分管理人员会重新相遇,但由于项目繁多、人各有志,人员流动性还是相当大的。提起深圳印象最深的一面,李凯笑了笑:“有时候我们到深夜12点才下班,会出去吃夜宵,感觉深圳跟别的城市不太一样,晚上出去玩,跟白天没太大区别。”

“兄弟都散在各个项目组,有时候会打电话聊一聊,有时一聊半个小时。能聚的话,一般也都是大半夜,在前海附近的兄弟都会过来。”人跟人的相遇,有时就是通过一个项目,一些事,李凯记挂的还不止于此——他曾在会议中心工地门口捡到一只名叫“过来”的小猫,带回来养了,最后转送给同事。看着猫咪从小到大健健康康的样子,他由衷高兴。

回想起会议中心的建设,他和并肩“战斗”过的兄弟,在地下停车场做安全保障,算是一个重要节点。

从得知会议中心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会场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应急大概有将近100人,实际在上面做服务的运营团队也有将近100号人,都在地下室候着。每一个空调机房里面都有人,消防机房、智能化机房、网络机房、信息中心都有,值班的人就为了监控这个灯电、装修甚至洗手间,万一遇到小问题,赶紧要去抢修,保障会议顺利进行。”会议前,李凯和同事提前进入会场,把所有的设备,包括门把手、窗户,原件排查了一遍。

当天上午的大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进行现场直播,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转播。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上百位保障人员全程监控待命,也以自己的方式,见证了历史。

张善壮和李凯一样,也在这只“隐形保障队伍”中,经历了数个小时的严谨工作,他和团队在会后才松了一口气,带着激动的心情在会场拍了张合影。照片上,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挂着吊牌,神情轻松,身后“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几个大字,分量十足。

普通人的故事,无惊无险,难道不是最幸福的事吗?

李凯时隔多日,才发了个朋友圈,让大家知道,他参与了这一重大保障项目。“之后给家里人打电话细聊,他们才知道‘真相’。之前只知道我在深圳,在做项目。”

说到这里,李凯顿了顿,“很自豪,荣幸至极”,说完又笑了。

他们的身后,前海,依然火热。

(原标题《元故事“前海客厅”诞生记》)

编辑 吴剑雯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高原

(作者:晶报记者 王子健/文 勾特/插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