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从“千村一面”到“各显神通”——深圳城中村见闻
新华社
2022-02-17 11:16
收录于专题:新春走基层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新年伊始,深圳再次传来喜讯:2021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这个用县域大小面积创造了省级经济体量的经济特区,再次跨上一个新台阶。

然而,你很难想象,就是在这样一座城市,依然有1000多个城中村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即便是最核心的CBD,也能见到“城村共生”的景象。

在特区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滋养中,这些城中村变了,从“三来一补”的“千村一面”到产业形态更迭的“各显神通”;但它又没变,依然具有包容、奋斗的精神和充满无限可能的梦想。

这里既有蓝领工人和小商贩,也有程序员、设计师和公务员。它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接纳,更含有深圳数十年来形成的基因。春节期间,记者走进多个城中村一探究竟。

2月6日,游客在上围村游览。在这里,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色彩鲜艳明快的绘画、陶艺、雕刻等作品随处可见。

新旧之间看“变”

房屋外墙被涂上彩色的图案,注入有品位、有文化、充满现代感的各种特色元素,恍如来到动画中的村庄。

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的西柚小镇,56栋普通农民房被重新定位后,摇身一变成为年产值超5亿元的产业空间。

从单一的房屋出租到集人才公寓、创客办公、涂鸦艺术、网红打卡场景、主题商业为一体的综合体,西柚小镇是深圳众多城中村的一个缩影。

漫步在宝安区松岗街道南岸村,一条以琥珀为主题的步行街,四条以蜜蜡、血珀、金珀、蓝珀为设计元素的巷道,让这个昔日布满管线“蜘蛛网”的城中村有了独特的韵味,成为宝安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变,是深圳城中村永恒的主题。

城中村是深圳“三来一补”时代的独特产物,是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一落脚点”,居住是其主要功能。近年来,深圳采取“物业托管+统租运营+综合整治”方式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解决了环境脏乱差、治安管理薄弱、交通不便等系列问题。

宜居宜业“看得见月亮”、一村一景“忆得起乡愁”、历史与文化交融“留得住记忆”……如今,这些城中村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居住载体,更是创业、就业、商业的重要场所。

快慢之间看“融”

陈旧、落后、低端。有人说,与高端的写字楼和花园小区相比,城中村是深圳发展慢的表现。

走进深圳市中心区的新洲村,每到中午饭点,饭戒新洲店会收到周边写字楼外卖订单的“密集轰炸”,“90后”老板吴万章总是气定神闲。

他的“秘密武器”是后厨里的智能滚筒炒菜机和单份菜炒菜机器,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出餐只需8分钟,足以应付每天中午的订单高峰。“店面虽只有50平方米,但每天营业额过万元,线上交易占八成。”吴万章说。

这样的案例,在深圳城中村俯拾皆是。

除了餐饮业,快递业、高科技企业、智能化生活等也在城中村“开枝散叶”。

2月12日,龙华区民治街道水尾村居民在陈用发开的左撇子肠粉店买早餐。

在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从种田、到“种房子”,再到“种高科技公司”,当地正探索“创投+孵化器”,成立深圳首个社区股份公司创投基金,投资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10多家初创企业。

走进南山区南山街道南园村可以看到,自助服务平台等超50个“互联网+服务”载体下沉到村居之中,居民可自助办理户政、出入境、交管等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村融入城,城包容村。融,贯穿深圳城中村的发展始终。

图为水尾村一景。

进退之间看“势”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如同“见缝插针”。有人说,深圳的城中村“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位于南山区沙河街道的白石洲村,因距离深圳的“科技心脏”南山科技园不到2公里,这里“烟火气”和“科技味”交融,部分区域已经进入旧改流程,从传统的城中村向“未来智慧城市”目标迈进。

伴随城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部分城中村顺势而为,在深圳先行示范的道路上“探路先行”,也有不少城中村闹中取静。

地处龙华区观澜街道的鳌湖村,是一个百年历史客家古村。2012年以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陆续聚集于此,结合当地特色开展艺术创作。经过艺术家们的设计和改造,这个村已逐渐将古村、艺术、日常生活连接起来。

位于上围村的一处艺术家工作室,恬静的村居生活伴随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记者看到,公园、酒吧、咖啡厅、餐厅等点缀其中,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群在此共同生活。“古村的传统文化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艺术也改变了村民的思维和观念。”村民邓春儒说,大家共同创造新的村落文明,推动鳌湖村与城市共融。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甘坑客家小镇、沙栏吓村、鹏城村、上围村和鳌湖村5个省级文旅特色村,呈现出古老村落、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的共生共存。

未来之势,就藏在城中村“各显神通”的进退之间。

“油画村”画出新图景——深圳大芬村见闻

这个春节,位于粤东沿海陆丰市金厢镇的回乡人员发现家乡变了——一年前他们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的村居,如今竟引来一批批游客驻足打卡。

红船摇曳、井冈山会师、红军万里长征……走进金厢镇,一幅幅气势磅礴的红色题材画卷在村居院落、村道两边徐徐展开;一栋栋五彩缤纷的民居,与蓝天大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仅2021年“七一”期间,当地人流量就达20万人次,有效带动当地增收近千万元。

金厢镇的前后变化,离不开200公里外的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大芬村。

从“中国油画第一村”到“国际艺术社区”“乡村振兴艺术引擎”,面积仅0.4平方公里的大芬村在“登高望远”中释放新的能量。

春节期间,在大芬村工作生活20多年的冯健梅,回老家待了两天又返回到大芬村。她与伙伴们启动的国际艺术家驻地计划,正如火如荼进行,支持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大芬村创作、展示和传播当代艺术。

来自巴西的艺术家卢西亚诺·德雷默在驻地创作的艺术作品“完美能量共振”,将艺术与电子、制造相结合,售价数万元,很快销售了3件。

“我在国外就听说大芬村,这里的艺术创新引人关注。”德雷默说自己出于好奇来到了这里,受到很多启发。

不仅是德雷默,国际艺术家驻地已吸引19个国家的37名艺术家前来创作。

曾几何时,大芬村默默无闻。通往大芬村的是泥沙路,公共汽车一走过,漫天尘土。由于房租较低、安静惬意,自1989年开始,一些画师来到这里,大芬村慢慢形成油画产业,并逐步发展壮大。

新世纪画行负责人周小鸿说,一开始大芬村画画的人才比较少,但是订单非常多。“2004年第一届文博会把大芬村定为分会场。大家就慢慢知道,国内有大芬村这样一个市场。”

直至今日,超过8000名绘画者聚集于此,全年总产值超40亿元,大芬村也被称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不仅集聚全球艺术资源、碰撞新的创意,大芬村也在利用自身的艺术禀赋,助力乡村振兴。

金厢镇的一幅幅红色画卷就是出自深圳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名誉会长吴瑞球等画家之手。

2021年,陆丰市将艺术摆上乡村振兴的议事日程。接到邀请后,吴瑞球结合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金厢镇的红色元素,提出文化旅游的想法,随即召集100多名画家开展驻地创作。短短几个月,该镇红色壁画串珠成链,展示红色文化动人魅力。

在陆丰市金厢镇的成功案例后,吴瑞球摩拳擦掌,正将大芬村的“艺术引擎”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

“艺术从室内搬到室外有了不一样的价值,艺术也能推动乡村振兴。”吴瑞球踌躇满志。

“嗅”到千里之外的味道——深圳新洲村见闻

夜幕降临,正是繁华之时。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的新洲村,夹在城市商圈之间,空间紧凑却秩序井然。

新洲村面积仅有0.25平方公里,却容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六七万人“落脚”。与散落在深圳各个角落的1000多个城中村一样,它立足租金低、人口密集、结构多元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居住、就业、创业,不同的是,新洲村借助数字经济的脉动成为餐饮品牌和产品研发的孵化地。

春节期间,新洲村依然人流不少。一家外卖餐饮连锁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赫薇,在门店里忙得不可开交。“别小瞧这个村,早中晚餐和夜宵都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全国所有连锁门店的菜品都是从这里‘嗅’出来的。”

几年前,赫薇从北京来到深圳从事餐饮业。如今,公司已经发展到1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达数十亿元的规模。

新洲村有从事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794家,其中八成商户像赫薇一样从事餐饮业。

来自广东江门农村的李春林,辗转多个城市,干了8年餐饮,最终他在新洲村找对了门路。2020年8月,他在新洲村租了一个39平方米的门店,主打春江油鸡饭,并不断尝试新的经营模式。

然而,新洲村周边人多口味杂,最终定型的菜品销售还得靠外卖。“好菜也怕巷子深。”李春林坦言,上线外卖平台后可以快速捕捉到消费者口味需求并及时调整菜单。之前他纯做油鸡饭发现客少价低,两个月后果断调整产品组合,加上海南鸡饭和冬阴功汤等产品,目前每个月大约做7000单,客单价也提升到25元左右,月营业额接近20万元。

一年多时间里,李春林吸引了4家门店加盟。

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新洲村区域的线上商户数量已达606家;仅半年时间,这里的外卖单量达423万单,超出深圳商圈平均单量的一倍。

“新洲村许多餐饮店都有专门的菜品研发团队,研发的新菜品有的适合午晚餐,有的适合早餐、夜宵,加上各种类型的客群,可以迅速优化迭代。”“饭戒”老板吴万章说。

“饭戒”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小店,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等管理方式,目前机器人炒菜可实现8分钟出餐,给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现炒菜套餐。小店外墙进行了专门改造,设置立体双面的开放式餐架,外卖小哥不用进店就能快速取餐、配送。

在这座城市里,新洲村看似不起眼,却有众多追梦人在这里演绎着各自的创业就业故事。目前,新洲村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有3970人。从生产到生活,从致富到“口福”,新洲村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新时代的特区故事。

消失的“三和大神”——深圳景乐新村见闻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提起一年前的“大神”生活,35岁的钟杭直言“不堪回首”。

2019年,他带着300块钱来到深圳打工,没想到把钱包弄丢了。随后他来到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景乐新村旁的三和人才市场,过上了“大神”生活:“干一天零工玩三天”“宁愿做日结,也不愿进工厂上正常班”“一顿饭是2元的矿泉水、4元的炒面、5毛钱的散烟”“躺地即睡,网吧过夜”……

钟杭并非孤例,高峰时这里有着同样生活状态的达到2000多人,既有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这个群体就是网络广泛流传的“三和大神”。

景乐新村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2005年,以三和、海新信等为主的众多职介机构、劳务派遣公司陆续进驻,这里逐渐形成招聘普工的“职介一条街”,日均求职人员7000余人,全年求职人数超过250万人。

“多年来,职介机构鱼龙混杂,一些职介所没有严格执行招聘登记身份的规定。”景乐新村所在的和联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焕彬介绍,部分求职者长期滞留这里形成了“亚文化群体”,在景乐新村周边的中小职介所、网吧和村过道生活,身无分文时才去应聘“日结工”,因靠着三和人才市场被称为“三和大神”。

在景乐新村开了十几年便利店的廖仕深说,以前村里10元一晚小旅馆、15元通宵黑网吧很多,垃圾遍地、人员复杂、楼栋间电线乱拉乱接,不少青年回到村里就是通宵上网,没钱就睡村过道,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景乐新村走访发现,这里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地面干净又整洁,墙面彩绘添新景,书房替代了网吧,小旅馆变成了长租房,曾经的“三和大神”也消失了。

这得益于2021年以来开展的城中村综合整治,当地先后投入资金超2000万元,推进雨污分流、三线下地等,并依托党群服务站,实现可以小憩的“歇脚屋”全覆盖,智慧书架、沙发、饮水机、充电宝等一应俱全。同时还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建设了“暖心柜”,为群众提供方便面、水等免费物资,刷身份证即可领取。

2021年1月2日凌晨,钟杭遇到了和联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我的情况后,社区给我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让我从颓废的状态中清醒了。”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广东梅州老家养殖小龙虾,并结婚生了孩子,过上了积极向上的生活。

更多的“三和大神”,已经到周边的工厂正常上班。“以前当‘日结工’干一天玩几天,一年到头两手空空,连老家都不敢回。今年春节存了好几万块钱,精神好多了。”在景乐新村附近一家工厂上班的湖南人小陈说。

“景乐新村的变化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扶一把、拉一把’。”龙华区新时代青年就业服务协会秘书长刘欣欣说,在为这些青年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的同时,协会还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团队,组织对有意愿在龙华再就业的人员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和技能培训。

如今,三和人才市场已经搬迁,原址上新的奋斗者广场正在建设,这里正在打造“就业服务第一站”,为来深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党毅浩,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