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幸福一座城——记深圳水务事业十年发展历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文 杨浩翰/图
2022-10-19 15:20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围绕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六水共治”写好“水文章”,水资源保障充足安全,水灾害防御坚实稳固,河湖水体“长制久清”,水文化水经济繁荣活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水资源保障充足安全

2022年1月20日上午,伴随按键启动,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盐田泵站正式通水运行。清澈的东江水源源不断流向盐田港水厂,流入盐田片区千家万户。盐田支线进一步增强了东江水源工程服务全市的能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十年来,深圳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着力推进“一网互联,两江并举,三纵四横”的原水供应体系;东江水源工程累计为深圳安全供水超100亿立方米,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建成盐田支线、铁长一期工程,供水网络日益完善;建成公明、清林径“两大水缸”,铜锣径等水库扩建工程完工,现有29座饮用水源水库,兴利库容达到6.66亿立方米,应急供水能力稳步提高。

十年来,深圳供水品质不断提升,节水工作成效显著。 着力推进水厂、管网和二次供水等全过程改造提升与水质监管,完成467个原特区外社区管网改造工程和3088个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创建1715个优质饮用水小区;供水规模达到720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水质合格率99.9%以上,盐田区建成全市首个自来水直饮示范区;积极推进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8.08%,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3%, 万元GDP水耗下降到7.09立方米,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位居前列。

水灾害防御坚实稳固

大雨滂沱,台风肆虐,抢险救灾,检验初心。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正面袭击深圳。全市有151个自动气象站记录到10级以上阵风,74个站记录到12级以上阵风,全市平均雨量达187.2毫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圳没有出现任何一例因灾死亡。全体水务人坚守职责、冲锋在前,全市水务设施安然无恙,保障了城市的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年来,深圳防洪排涝工程有序推进,综合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水库、河道、滞洪区、海堤、泵站、水闸、管渠等设施为主体的防洪潮治涝工程体系,经受住了超强台风“天鸽”“山竹”等极端天气的考验;完成东部海堤一、二期工程建设,三期工程加快推进,全市共有海堤总长度144.3公里(不含盐田港区海堤);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完工,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建成沙井排涝泵站等排涝骨干工程,排涝泵站总数达154座, 总装机流量约1309.31立方米/秒;加强防洪排涝工程汛期运行调度,持续推进积水内涝点治理;成立专门水文机构,开展流域水文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为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再添保障。

河湖水体“长制久清”

秋风送爽。茅洲河两岸,高大的香茅随风摇曳,蓬松的芦花尽情怒放。作为深圳第一大河,茅洲河流曾经因“黑臭”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疤”。经过4年多的时间、1500多个日夜的奋战,茅洲河经过系统治理,翻开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

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建污水管网1402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3万吨/日,较“十一五”期末总能力266.5万吨/日增长80%。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湖长体系,形成党政主导、水务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治水新局面,坚持雨污分流为核心的治水策略,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污水管网646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80万吨/日,较“十二五”期末总能力又增长58.4%。201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全市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

奋力走出一条超大城市水污染治理新路子的深圳,成为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交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圳答卷。人民日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媒体和重点栏目专题报道深圳水污染治理成效和经验。

水文化水经济繁荣活跃

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一大批水文化载体已遍布在深圳各个角落;而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水经济未艾方兴、千帆竞发。

在福田,新洲红树碧道打造该区首条都市型碧道,新洲河两岸成为一个绿意盎然的线性公园和一条亲水乐水的健康步道;在罗湖,“深圳荷水文化基地”使洪湖水质净化厂、洪湖公园、科普展厅及展示廊道实现上下联动,成为一个有主题、有文化、有体验的综合性城市公共空间;在南山,大沙河生态长廊成为“让河流回归生活”的典范,被誉为“深圳塞纳河”;在宝安,深圳市水上运动训练中心落户茅洲河,停办多年的龙舟赛重新开赛;在龙岗,甘坑河自南向北横跨甘坑小镇中心,它从黑臭水体华丽转身,成为向人们展示客家文化,以及低碳城市和海绵城市理念的健康河流——而一大批河流的重生蝶变也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生产力,仅茅洲河流域综合治理就释放出15平方公里土地,带动城市空间功能优化和经济结构重塑。

过去十年,深圳建成梅林水情教育基地、水土保持示范园、茅洲河展示馆、东江水情教育展览馆、龙华区生态文明展览馆等一系列水文化教育基地;全市以“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为愿景,建成了“碧绿相连、水城相融”的碧道网络,累计建成碧道522公里;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文化大讲堂”“节水好家庭”“海绵城市建设优秀项目分享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

过去十年,深圳两手发力两手硬,引进了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组建了深圳环境水务集团,孕育培养了中国水务、深圳水规院、深水海纳、清研环境、中节能铁汉等上市公司,深圳环水投资、深水咨询、广汇源环境水务等进入深圳企业500强,华为、万科、特区建工等行业龙头深度参与到治水工作中,为水务事业注入勃勃生机。

南海之滨,春潮涌动。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建立韧性安全高品质供排水系统,全面建成节水典范城市,全面修复河湖水生态环境,建成蓝绿交融、生态宜居的城市水网,实现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六水共治”新格局,不断推动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做好水文章,幸福一座城——记深圳水务事业十年发展历程》)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玉洁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文 杨浩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