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计划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3%
读特记者 方胜
2020-03-24 14:48

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长期以来,深圳市积极探索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奋力破解城市发展的水难题。2011年、2013年相继被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授予“国家节水型城市”、“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全市以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和社会、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契机,将万元GDP用水量等节水指标纳入全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力抓好节水管理工作。2019年,我市高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编制完成《深圳市节约用水规划2021-2035》,全面铺开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动南山、福田区成为县域节水型社会示范区,节水工作取得新成就。

今日深圳河。(张嘉恺 摄)

坚持节水优先,以供水能力定经济结构

2019年是我市水污染治理决战年,是深圳碧道建设元年,也是深圳水务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在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6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再创新低,下降至7.67立方米,继续领跑全国大中城市。

深圳市内无大江大河流过,全市约80%的水源从市外的东江引入,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常住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8立方米,远低于世界上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临界值,属资源型缺水城市。

为了城市长远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很早就意识到水不是无限供给的资源,必须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坚持以供水能力定经济结构的原则来指导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将万元GDP用水量作为产业导向目录的考核指标,以节水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将节水工作列入全市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在投资项目立项等工作中纳入了有关节水的指标要求。同时,清理淘汰耗水量大、污染环境的印染、皮革、电镀等企业,大力发展低耗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好地保证了区域及行业的用水供需平衡。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进一步完善节水法规建设,加强依法管理。2005年《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颁布实施,这是我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根本大法,我市是华南地区首个为节水工作立法的城市。此后,我市陆续颁布实施了《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办法》《深圳市计划用水办法》《深圳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深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以及《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多部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充实了节水法规体系。

综合多种手段,建设节水管理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我市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水管理服务体系,建立起节水奖励制度和水价杠杆市场调节机制。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实行建设项目用水节水评估报告备案制,精简用水计划服务事项,优化节水“三同时”管理闭环。积极落实《深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大力推进节水载体创建、节水器具推广等工作,充分利用奖励激励政策,带动企业、市民参与节水的积极性。

我市注重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取水和用水,充分发挥水价杠杆对节水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尽可能使水价较好地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应成本。制定不同用途、不同行业的供水价格,用“超量加价,多超多付”的办法调控用水,对单位用户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三级阶梯计量水价制度。我市还明确规定再生水价格以补偿成本和合理收益为原则,结合再生水水质、用途等情况,与自来水价格保持适当差价,按低于自来水价格(含污水处理费)的一定比例确定;实现全市原水、自来水同城同网同价,为水资源集约使用奠定了基础;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质净化厂(再生水厂)建设和运营。

此外,我市还充分利用供水管网改造、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契机,推动节水管理走向深入,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节水理念,促进社会各界参与到节水事业当中来。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深圳湾的晨曲(楚衡 摄)

多年来,深圳市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更高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也对节水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市提出,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紧紧围绕“安全、生态、美丽、人文、智慧、为民”六大目标,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全力打造好生态美丽河湖。2020年,我市计划在全市范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开工建设碧道240公里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20.8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3%。

为了进一步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我市将继续:

强化节水机制顶层设计。计划推动出台《深圳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节水工作方案》《深圳市节约用水规划(2021-2035)》等纲领性政策文件,抓紧修订《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全面构建部门联动、政企合作、全民参与的全社会节水协同机制,为建设节水型典范城市提供制度保障。

推动重点领域节水降损。各区高质量开展全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力争盐田、光明等5区年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创建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全市年用水量50万方以上的200家用水大户实行重点监控,推动全过程节水诊断,实现节水精细化管理;制定节水型公共机构评价标准,树立公共领域节水增效典型,完成20家以上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推动两所以上高校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改造老旧市政供水管网60公里以上,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下。

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力度。对全市工业和市政再生水潜在用户开展精准摸底,修订《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深圳市再生水布局规划》;探索推行非传统水资源大比例替代自来水用于市政绿化及道路浇洒,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等开展再生水利用营造便利条件;抓紧发布《深圳市河道补水设施规划》,结合千里碧道建设,统筹推进水质净化厂再生水以及非供水水库雨洪资源用于河道生态景观补水,等等。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最具有挑战性的国家。立足水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的基本特征,破解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瓶颈,这是我国长远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深圳全市上下将继续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把“节水优先”放在突出和首要位置,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见习编辑 康佳楠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