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深圳碧道建设总体规划1月16日起公示
读特记者 方胜
2020-01-16 07:49
收录于专题:治水攻坚

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获悉,《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征求意见稿)现已完成编制工作,1月16日起向公众公示并征求意见。

规划以“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为愿景,以“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为核心理念,提出“五道合一”的碧道内涵,即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态廊道、秀美的休闲漫道、独特的文化驿道和绿色的产业链道。规划以“一带二湾四脉八廊”的空间结构和“三条特色碧道线”为骨架,构建河海安澜的安全系统、蓝绿交融的生态系统、水城共生的休闲系统、缤纷荟萃的文化系统、水城融合的产业系统,形成“道道相通,万物相连”的碧道网络。

《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征求意见稿)全文可在深圳市水务局官网(http://swj.sz.gov.cn)公众互动栏目查询,主要部分见1月16日深圳特区报A19版。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若有意见建议,可向深圳市水务局反馈。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路1098号水源大厦1215室,邮编:518000,联系电话:0755-83072657,电子邮箱:hhgzc@swj.sz.gov.cn。

【读特新闻+】

碧一江春水 道两岸风华

——《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二○一九至二○三五)》(征求意见稿)公示

一、碧道内涵

“碧道”是广东省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造性实践,是对海湾、河流、湖库等水体及滨水地区保护发展的高度概括。深圳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广东万里碧道的号召,提出了“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碧道愿景及“水产城共治”、“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建设理念,打造集“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态廊道、秀美的休闲漫道、独特的文化驿道、绿色的产业链道”五道一体的高标准碧道,使之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好窗口。

“碧道”包含“碧水”和“之道”两层含义。“碧水”为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美景,吸引人们到此观水、亲水、嬉水,还水于民,以碧水为魂构建活力中心。“之道”为在可达通畅基础上,以水为动线,缝合与组织两岸各个区段的功能体系,渐次诉说“一水两岸”的生态、产业、文化、特色空间等魅力风华,激活与释放流域价值。

深圳碧道建设范围划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碧道建设核心区、碧道建设拓展区和碧道建设协调区。碧道建设核心区范围为蓝线和河道管理范围线的外廓线。碧道建设拓展区范围为核心区范围线向外侧延伸至沿河的第一街区,实现水陆联动、水岸统筹。碧道建设协调区范围为核心区范围线向外侧延伸500m—1000m左右。

二、碧道建设意义

碧道建设在深圳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中承担重要作用,具体包括四方面:

1、碧道是支撑生态网络格局的骨架: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依托河流生态廊道,以流域为单元,连接重要生态斑块和基质,构建生态网络,助力深圳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

2、碧道是聚合都市生活活力的载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公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人居环境,碧道建设旨在推动更多的公共空间向水岸集聚,依托河湖海,还水于民,使得滨水空间成为都市生活的核心地带,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与深圳城市吸引力。

3、碧道是联系城市重点片区的廊道:通过碧道建设,串联沿线重要城市发展片区与城市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转型,推动区域平衡发展,促进南部高能级产业片区与北部产业升级片区实现资源“对流”。

4、碧道是塑造区域发展环境的基础:碧道建设将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河湖水系的系统打造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提升,功能复合的滨水场所将为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创造有利条件。

三、总体空间结构

以深圳市山-水-城-海的空间格局和河流、湖库、海岸的整体骨架体系为基础,结合市域范围内各自然生态要素、城市功能要素、历史人文要素,规划形成“一带二湾四脉八廊”的碧道规划空间结构。

“一带”为“一片湖库串珠的带”:深圳市中部山脉绿脊中湖库星罗棋布,串珠成链。在加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建设基础上,适度开发生态型与景观型湖库,取消围网化管理,依法清理侵占湖库蓝线的建设项目,做到还湖于民。结合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特色资源打造串珠式游憩组团带,充分释放湖库的生态环境价值。

“二湾”为“二条连通东西的湾”:“二湾”分别为珠江口海岸线-深圳湾-深圳河组成的西海湾以及大鹏湾-大亚湾组成的东海湾。其中,西海湾主要定位为日常都市休闲,沿西海湾滨海碧道布局公共服务中心及商业商务活力空间。东海湾主要定位为周末郊野游憩,立足资源禀赋与生态优势,以生态保育为重点,发展海上运动、滨海旅游。为市民打造特色相异、贯通连续、活动丰富的滨海岸线。

“四脉”为“四组穿城连山的脉”:围绕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打造北部“以脉串支”、水产城共治的四组碧道空间脉。在打造水清岸绿的美景同时,引导城市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促使公共开放空间向水岸集聚。

“八廊”为“八段通山达海的廊”:依托大沙河、福田河、布吉河、沙湾河等多条河道,打造八条通山达海的生态廊道、休憩廊道,分别为:福永碧道空间廊、铁岗西乡碧道空间廊、大沙碧道空间廊、福田碧道空间廊、沙湾碧道空间廊、盐田碧道空间廊、葵涌碧道空间廊以及王母碧道空间廊。在保证河流行洪安全基础上,改变原有河流“有河景、人难亲,有通道、物难徙”的状态,促进城水融合、增加水体生态活力、降低滨水道路等级、保证生态廊道宽度。

总体空间结构图。

四、特色碧道线路

深圳全域依托河湖海沿线产业资源、商务商贸资源、生态斑块资源、科创科教资源、休闲度假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水风貌主题。依托河流、湖库、海岸,规划形成三条具有生态休闲、文化创意、景观游览、产业经济等综合功能的特色碧道线,彰显深圳得天独厚的本底资源、包容多元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都会风貌。

1、滨海线:依次依托珠江口水系岸线-深圳湾-深圳河-大鹏湾-大亚湾,自西向东串联宝安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共七个滨海区域,重点打造9个特色节点,构建一条尽享西城东憩的滨海碧道线。(以下为三个典型特色节点介绍)

水岸云霄,航港湿地:依托福永河入海口规划建设的航港湿地 ,打造观机长廊,为市民提供近距离体验空港文化的休闲生态节点。

深港溯源,都市阳台:依托深圳河界河的历史,打造体现深港交流文化的城市阳台,展现深圳口岸开放风貌的活力、魅力纽带。

观山览海,鲲鹏胜境:依托大鹏所城及滨海岸线,打造展现古城历史和山水田园的休闲胜境。

2、湖库线:依托光明湖-石岩水库-铁岗水库-梅林水库-深圳水库-坪山河等,以湖库型碧道联合绿道,串联中部绿脉中丰富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资源要素,开发生态休闲游憩产品,打造一条览尽城郊野趣的湖库碧道线。(以下为三个典型特色节点介绍)

光明碧湖,水利胜景:依托光明湖,联合光明小镇一体化打造,构建展示水利工程风光、布局运动活力线路、集合郊野休闲产业的湖区游憩目的地。

梅林环线,山水桃园:依托梅林水库,联动梅林山、塘朗山,打造水绿保护与城市交相辉映、环境景观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市民休闲与库区合理协调的水文化教育高地和都市桃源。

梧桐野趣,杜鹃绿谷:依托深圳水库,与梧桐山碧道联合打造,形成自然野趣的赏花览胜的郊野活动场所。

3、河流线:依托茅洲河-大沙河-观澜河-福田河-龙岗河等,将北部升级转型中的产业园区、文创活力源与南部科创高地、都会集聚的城市中心区等要素以河流碧道线连接,打造一条纵观发展脉络的河流碧道线。(以下为三个典型特色节点介绍)

绿色智创,魅力产城:依托茅洲河中下游,联合光明先进制造产业园区,打造经济生态化的绿色智创中心和产业高端化的健康活力走廊。

科创长廊,人文绿岸:依托大沙河,促进水岸与两侧科创科教高地联动,打造高品质的科创人文水岸。

画村水廊,文艺飘带:依托观澜河上游,联合版画村、观澜老街等文化资源要素,打造文创水岸,提升文化活力。

特色碧道规划图。

五、总体规划策略

1、打造河海安澜的安全系统:利用河湖海资源和各种工程技术措施,构建多级立体排洪体系,实现对雨水的“截”源、“蓄”流、“排”汇及回用功能。

2、培育蓝绿交融的生态系统:依托河流、湖泊、海岸线,串联各级公园绿地、山体绿地、自然保护区、动物栖息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要素,构建由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形成蓝绿共生、水城交融的生态格局,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

3、构建水城共生的休闲系统:以河流碧道休闲径为南北贯穿骨架,以两条滨海碧道休闲径为东西沿岸活力中心,以多个湖库郊野湖库游憩组团为重要游憩斑块,以多级驿站体系服务以点带面覆盖全域。形成公共性强、特色性强、多样性强、体系性强、全域碧道休闲路径贯通的滨水游憩网络。

4、形成缤纷荟萃的文化系统:结合深圳市的文化类型,依托历史文化要素、文化设施和民俗风情等打造多个滨水文化组团,确定碧道的文化定位,提升碧道的文化品位。

5、实现水城融合的产业系统:结合城市更新及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打造一系列滨水特色产业空间,推动碧道沿线产业转型升级。

六、重点流域规划

1、茅洲河流域

规划将茅洲河流域打造为深圳市的“绿色智创碧道”,构建“一主九支两主题”的空间结构。“一主” 为依托茅洲河设置碧道主线,串联海上田园、燕罗产业区、湿地公园、光明北先进制造产业园区、光明中心区、光明南高新片区等功能组团。“九支”为依托茅洲河支流设置碧道支线,包括沙井河、排涝河、新桥河、罗田水、鹅颈水、石岩河、楼村水、新陂头水和大函水等。“两主题”包括茅洲河上游的生态活力主题碧道和下游的绿色智创主题碧道。整体结合生态、文化、产业要素,通过碧道完善服务与制造功能,打造活力滨水公共空间,打造“水产城共治”典范。

茅洲河流域空间结构图。

2、深圳河流域

规划将深圳河流域打造为深圳市的“人文休闲碧道”,考虑服务业高度发达、人口高度集聚的特殊的都市水岸特征,构建“四主三支”的规划结构。其中以深圳河为碧道主线,突出开放共享人文展示功能。以福田河为碧道主线,突出都市生态休闲活力功能。以布吉河为碧道主线,水径水为碧道支线,突出商业休闲市民活动功能。以深圳水库排洪渠、深圳水库为碧道主线,以梧桐山河、沙湾河、李朗河为碧道支线,突出都市绿色健康氧吧功能。整体突出都市生态休闲、水岸商业商务服务、市民日常游憩等功能,打造深圳市中部水岸休闲活力核心。

深圳河流域空间结构图。

3、观澜河流域

规划将观澜河流域打造为深圳市的“文创商务碧道”,构建“一主七支两主题”的空间结构。“一主”为依托观澜河设置碧道主线,串联多个功能组团和滨水项目。“七支”为依托大水坑河—白花河、牛湖水、茜坑水、龙华河、油松河、岗头河、樟坑径河等河设置碧道支线,沿线串联多个生态要素、水库和历史文化要素。“两主题”包括观澜河上游的文创艺术碧道主题和观澜河下游的商务休闲碧道主题。整体打造商务休闲和文创艺术的活力中轴。

观澜河流域空间结构图。

4、龙岗河流域

规划将龙岗河流域打造为深圳市的“低碳活力碧道”,构建“一主五支三主题”的空间结构。“一主”为依托龙岗河设置碧道主线,串联龙岗北先进制造产业园区、国际低碳城、龙岗中心区、深圳国际大学园和阿波罗未来产业园等。“五支”为依托丁山河、龙西河、梧桐山河、南约河、田脚水—荣田河设置碧道支线,串联大型公园、水库、文化要素和产业园区。“两主题”包括龙岗河上游的科创引领主题、中游的客家文化主题和下游的低碳活力主题。整体在上游营造具有创新要素和活力的滨水空间,中游打造客家文化要素凸显的文化走廊,下游打构建水城相融、低碳活力的东部产业区。

龙岗河流域空间结构图。

5、坪山河流域

规划将坪山河流域打造为深圳市的“文化展示碧道”,构建“一主五支两主题”的规划结构。“一主”为依托坪山河设置碧道主线,串联多个生态要素和历史文化要素。“五支”为依托新和水、汤坑水、赤坳水-红花岭水、田头河、水库排洪渠等设置碧道支线,串联碧岭生态农业村、马鞍岭郊野公园、坪山中心区、坪山河滩湿地公园等功能要素。“两主题”包括坪山河中上游的文化长廊主题和下游的生态游憩主题。整体依托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各类历史遗存,突出生态游憩、文化体验等功能。

坪山河流域空间结构图。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方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