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常被问及:“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刷短视频,习惯于通过手机终端接收信息,作为一个电视新闻从业者,您会因此而焦虑吗?”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焦虑,但更期待。”期待什么?期待在这个信息潮涌的时代,坚守新闻的本质,重新发现和定义新闻主播的价值。
最近我参与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主播季)》的制作,这是主持人大赛首次以“新闻主播”作为细分赛道,于我而言,也获得了一次深入思考行业发展的契机。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变,新闻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冲击亦是转机,它正促使从业者转变观念,主动求变应变。今年,主持人大赛设置了多个融媒体考核环节,正是希望借此推动整个行业的交流、思考与转变。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新闻人的“本”是专业精神,是职业操守。信息越是汹涌,专业越显珍贵。“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新闻人的价值坐标,新闻人是始终需要有一点理想主义在身上的。人人都有“麦克风”,专业价值该如何具体体现?还是要当好真相的“把关人”。信息传播的渠道空前丰富,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眼见耳闻也许并不为实,多元信息真假难辨,因此,专业新闻人的价值愈发凸显。这份由专业铸就的公众信任,是我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
“我说你听”早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双向互动、成为信息的解读者和情感的连接者,已是越来越多新闻主播的“破局”选择。但这绝不是对传统报道方式的否定,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即通过更有效的双向互动让“硬”新闻更好地“软”着陆,从而使新闻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我发现,很多同事、同行都在努力成为“六边形战士”,策划、拍摄、剪辑、传播、宣推全流程各环节无一不涉猎。新闻主播思维拓展及专业技能都在变,曾经的工业化细分与如今的互联网集成正融合成新的与受众对话的方法。
这次大赛的主题是“寻新而来向新出发”,年轻的新闻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这些品质都弥足珍贵。我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曾与他们交流,任何波澜壮阔都源于细水长流,在这个脚步疾速的时代,更需沉心静气、苦练内功。新闻主播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就如书法修行,先以临帖打好根基,再需实践体会笔墨,还要博观汲取气韵,而后方能风骨自成。
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在“破”与“立”之间,期待我们每个人向前的每一步。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邓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