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结束后,旅游市场并未迅速降温,错峰出游呈现持续活跃态势。最新数据显示,这一阶段的旅客群体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消费特征,追求性价比的同时,更加注重旅行品质与舒适体验。
携程数据显示,节后一周机票价格较节中明显回落。其中,经济舱票价降幅近两成,公务舱和商务舱均价较节中下降12%。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票价下降,选择公务舱和商务舱出行的订单量却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反映出部分错峰旅客愿意将节省的预算用于提升飞行体验。
深圳较场尾。
在行程规划方面,错峰旅客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数据显示,37%的旅客在出发前3天内才预订机票,而提前2-4周制定出行计划的旅客仅占16%。这种“临时决策”的出行模式与长假期间需提前规划的旅游方式形成对比。
航班时段的选择也体现出旅客对舒适度的追求。约36%的旅客选择在13点至18点的午后时段出发,而选择0点至6点“红眼航班”的旅客占比仅为2%左右。
从年龄分布来看,“90后”和“80后”是错峰出行的主力人群,分别占据29%和26%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银发一族的错峰出游特点也较为突出,他们更倾向于深度游模式,旅行时间和距离都相对更长。
客源地数据显示,除商务出行需求外,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浙江等地的旅客是错峰机票预订的主要来源。
携程研究院认为,从今年错峰游市场的发展来看,“体验回报率”成为成熟旅行者的核心考量,一种重视自我感受、追求舒适与松弛的新旅行方式已悄然兴起。面对这一趋势,文旅商家需前瞻性布局,开发相关产品,以抓住未来的市场增长点。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