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名城:逐梦蓝天绘振兴新图——“潮流向北 春城焕新”报业主流媒体看长春青春蝶变系列报道之一

风向新闻
09-19 17:50
摘要

启蒙种子,航空文化浸润心田长春航空展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蓝天启蒙课堂。

九月的长春,天高云淡,战鹰呼啸。一场蓝天之上的视觉盛宴,不仅点燃了市民和游客的热情,更成为全国观察长春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焕新蝶变的独特窗口。

9月19日,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迎来了参加“潮流向北 春城焕新”报业主流媒体看长春青春蝶变活动的嘉宾。大家观摩飞行表演,参观静态展区,深入了解吉林作为“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的深厚底蕴,纷纷为长春聚力打造“航天名城”的雄心与实力点赞。


劲舞蓝天

“空中芭蕾”惊艳亮相

飞行表演区成为当天最具人气的区域。随着“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战机呼啸升空,一场精湛的“空中芭蕾”精彩上演。六机以70度大仰角编队直刺苍穹,在云间划出优美弧线,机翼间距不足5米,惊险场面令现场观众屏息凝神。尤为动人的是“双机点赞”动作,飞行员以尾烟在蓝天上勾勒出心形轨迹,既是向观众致意,更是对祖国的深情告白,引来阵阵欢呼。


令长春人自豪的是,位于本市的空军航空大学派出“红鹰”与“天之翼”两支飞行表演队参演。“红鹰”表演队在保留“八机斤斗”“七机开花”等传统动作的基础上,优化了“双机点赞”“五机水平开花”等编排;“天之翼”表演队则整体提升了动作流畅性与视觉冲击力,“九机雁队通场”“钻石队盘旋”场面尤为震撼,“双机旋转木马”“三机尾旋”等动作也更加精彩。本次表演还首次吸纳2名女飞行教员参加,为表演增添新的亮点。

当大国重器在家乡上空翱翔,每位长春市民都因“我与航空展同在”而倍感骄傲。




第二故乡,蓝天勇士从这里启航

许多人熟知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而走进航空展,大家发现这座城市正在以崭新姿态跃向“航空城”。

长春与航空的深厚渊源,始于“东北老航校”。1946年3月,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成立,后几经辗转,最终扎根长春。东北老航校开创了人民军队培养航空人才的先河,为人民空军和新中国航空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中国航空史的辉煌篇章,也点燃了中国人的航空梦、强国梦。

如今,东北老航校的精神仍在长春传承。这里不仅是空军航空大学所在地,更是无数飞行学员梦想开始的地方,使长春成为空军飞行员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


燕赵都市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梁海涛感慨:“长春我是第一次来,之前了解到长春是汽车城、电影城,而今天通过航空展又领略了长春作为航空城的魅力。特别是观看了飞行表演和参观了展馆之后,更加了解了这座城市的航空底蕴。建设航空城,长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肩负着弘扬空天文化、推动航空产业发展的特殊使命。”

科技尖峰,彰显祖国航天实力

本届航空展,空军集中展出百余型现役及经典退役飞机、地面装备,歼-20首次公开静态展示,轰炸机编队首次通场飞行,成为瞩目焦点。媒体代表们在歼-20前驻足良久,纷纷表示:“如此近距离感受国之重器的魅力,让我们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倍感自豪!”

长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同样引人入胜。设有空军馆、军工央企馆、吉林省航空航天产业馆等,以“大国重器·空天未来”为主题,融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空天创新枢纽与吉林航空历史与发展特色。


吉林省航空航天产业馆集中呈现了本省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成果。嘉宾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全面了解吉林在航空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布局。



长春本地企业长光卫星尤其备受关注。作为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已达117颗,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如今,“吉林一号”不仅是吉林的“太空名片”,更标志着一座工业老城向航天新城的华丽转身,彰显中国商业航天问鼎苍穹的雄厚实力。

新安晚报社总编辑曹海峰参观后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有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更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走进长春、了解长春。长春不仅风景好,人热情,长春航空展更加令人震撼。尤其是长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做得非常有特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长光卫星的‘吉林一号’,从研发到成功的过程让人感佩,同时,‘吉林一号’卫星项目带动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可见长春已经找准了自己的发展特色,相信也会像吉林一号一样腾飞而起。”

启蒙种子,航空文化浸润心田

长春航空展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的蓝天启蒙课堂。走进展馆,孩子们的脸上写满兴奋与好奇——他们正亲身感受这座“航天之城”的澎湃脉动。

无人智能馆中,“智能赋能·融合共赢”的主题深深吸引着小观众。他们围拢在无人作战体系展台前,紧盯概念模型与智能演示系统,仿佛置身未来战场。有的戴上VR设备沉浸体验无人机集群编队,有的在交互屏前自主规划路径,惊叹声此起彼伏。一位小学生在模拟操控台前兴奋地说:“原来无人机不只是飞行器,还是一个智能家族!”

最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是科普研学馆。这里犹如航空航天的魔法世界:中国航天博物馆带来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实物巍然矗立;上海天文馆团队打造的8K球幕剧场正在上演《筑梦天宫》,许多孩子仰望苍穹,仿佛伸手可触星辰;在“我们的声音上太空”互动区,他们录下自己的航天梦想,期待有一天能飞向宇宙。

这场展览为孩子们打开了触摸蓝天、感知未来的窗口,也在无数幼小心灵中播下航空航天的种子。或许将来,这些仰望蓝天的孩子中,就会走出新的航天英雄和工程师。

产业新程,航空博览城引领未来

嘉宾们在航空展现场不仅为吉林航空产业的成就赞叹,更为长春布局航空新赛道的战略雄心而震撼。

在9月5日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介绍,国际航空博览城将打造为一个以航空为主题,集展览、体验、科普、文旅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实现“永不落幕的航空展”。

长春建设“航天名城”的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

“一展”即长春航空展,正火热举办,吸引全国航空爱好者与游客。战机轰鸣、静展夺目、互动体验沉浸,让这片天空成为梦想与科技交汇的盛会。

“一园”即蓝天公园,已向公众开放。“十里航迹路、百年航空史”主题游览线路将绿地景观与航空元素巧妙融合。露营区、咖啡厅、亲子乐园分布其间,使其不仅是公园,更是融航空文化与现代生活于一体的休闲新地标。

“一区”即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正在稳步推进。这里不仅是“看飞机”的窗口,更是未来“造飞机、用飞机、飞起来”的产业高地,成为长春航空梦的坚实基础。

长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如银色巨翼屹立大地,迎接八方来宾;航空展上战机呼啸、人潮涌动,跃动青春活力;蓝天公园里孩子们奔跑欢笑,市民漫步露营、品味咖啡——生活正因航空文化的浸润而更加美好。

展望未来,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不仅是长春的会客厅,更是新产业的起跑道、新生活的示范地。

飞机从这里起飞,梦想在这里启航。长春,正以航空为翼,迎风而上,打开一片属于新时代的无垠天空。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