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控制台,千里之外的秦岭山峦间,一架无人机从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智能机巢腾空而起。在5月23日开幕的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上,深圳市武测空间信息有限公司(下称“武测空间”)演示的圳飞机场综合管理平台引人关注。
通过实时回传的飞行数据与高清影像,圳飞平台能在展会现场,远程调度无人机完成火情扫描、违建识别等任务,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从概念走向现实。
武测空间在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上的展位。
无人机+AI,城市巡检有了“数字哨兵”
据武测空间副总经理潘小博介绍,圳飞平台是公司自研的低空服务标准化解决方案平台,可对无人机机场场站远程下发任务并自动化执行,通过整合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能力,赋能数百种巡检场景。
“圳飞平台本质上是对城市治理方式的重构,更多是一种体系建设。”潘小博表示,过去依靠人力、车巡的巡检模式,增加了高空视角,逐渐转变三维立体新模式。
他向记者演示时,屏幕上实时呈现着无人机回传的高清影像。在某工业园区,AI视觉算法精准锁定了未佩戴安全帽的作业人员。交通要道处,车辆违停检测自动抓拍了违规行为。秦岭山林间,热成像模块正在扫描潜在着火点。除此之外,系统还能进行河道漂浮物识别、违建识别、斑马线检测等。
在圳飞平台进行操作演示。
在圳飞平台上,操控人员不仅能在后方看到无人机实时传输回来的画面,还能通过AI技术,针对图像和视频中的内容,自主完成火灾隐患识别、违规作业抓拍等目标行为检测,并进行消息推送。
“无人机的控制飞行和事件发现通过圳飞平台实现,后续的业务处置则会推送至相关部门的各个业务口进行。”潘小博介绍,在和政务部门的合作中,无人机机场部署完成后,将根据实际的需求规划航线和任务,实现无人值守及全自动飞行,并实时回传数据至相关部门,实现“巡查—识别—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
罗湖:无人机10分钟全区覆盖,巡检效率提升200%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圳飞平台构建起三维实景数字底座,赋能精准决策与高效协同。如今,武测空间在深圳市罗湖区已打造出区域级无人机低空综合服务方案的标杆之作。
今年4月,罗湖区正式运营第15座无人机机场,自此实现10个街道全域覆盖。据相关介绍,无人机能在十分钟内抵达罗湖区任何地点上空,单日自动化巡查20余次,相比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超200%。
潘小博透露,目前圳飞平台已在广东、重庆、广西等落地实施,累计部署机场70余台,涵盖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监管、应急消防等 20 余类任务,日均飞行无人机500余架次。凭借“低空+基层治理”,形成了一套可推广、能复制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现场。
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不止于此。当前,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正高效有序地推进中。深圳加快打造“天空之城”,不断织密低空网络,强化低空经济公共服务能力,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深圳预计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截至2024年底,深圳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483个。同时,推动构建全球首个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8万个、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新增通感基站67座,基本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随着覆盖城市天际线的低空网络逐渐成形,深圳开启了“向上生长”的无限可能。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