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热给Z世代文化自信更大底气

深圳晚报评论员 赵伟君 马君桐 李福莹
05-01 10:17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出海四站,《咏春》一次次刷新我国原创舞剧海外商演纪录,走到哪火到哪,演一场爆一场。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让春天的圣彼得堡沸腾了!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久负盛名的马林斯基剧院座无虚席,全场观众沉浸在中华武术和中国风骨带来的震撼中。5天前,莫斯科同样掀起“咏春热”,首场谢幕掌声持续了20分钟。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深深打动俄罗斯观众。 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耿超逸 摄

出海四站,《咏春》一次次刷新我国原创舞剧海外商演纪录,走到哪火到哪,演一场爆一场。它携手《哪吒2》组成新时代中国文艺界两大现象级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新时代国产文艺精品的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其火爆出圈,既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生动演绎,更是增强了14亿中国人、特别是Z世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一)

无论《咏春》还是《哪吒2》,都在讲中国故事,但讲法和过去很不一样。

《咏春》是这么做的:保留经典内核,巧妙融入非遗,“戏中戏”现代表达。

故事两条支线并行展现——叶问打拼、剧组追梦,两个时代,同频共振。

“双非遗”让观众回味无穷——咏春拳、香云纱,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岭南民俗创新融合。

最终,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和平包容的美好特质。

《咏春》登陆新加坡七次返场,首闯伦敦“掌声掀翻天花板”。用新加坡文化学者沈远安的话说:“既传统又现代,既关注理想追求也聚焦情感命运,具有强大的链接力……立意高远,形式新颖,情感深厚,审美高级。”

《哪吒2》则以中国智造为甲,让传统文化巧妙新生。“结界兽”灵感来自三星堆文化,“玉虚宫”致敬宋徽宗《瑞鹤图》,“天元鼎”造型借鉴商代龙纹扁足鼎……顶级东方美学走出博物馆,亮相大银幕,惊艳海内外。

“咏”立潮头总是“春”!中国故事很丰富,也很精彩。但怎么讲得精彩,讲得人愿听爱听、愿看爱看,十足考验功夫。只有好的立意、好的形式、好的科技,才能讲出好的内容。

《咏春》和《哪吒2》爆火的重要原因在于,创作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表达,“讲”出了传统文化的新韵味,“讲”出了中国故事的新高度。

(二)

《咏春》和《哪吒2》所展现的年轻感、时尚感,巧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结合,都有一股朝气蓬勃的劲儿,以硬核实力锻造“新国潮”,打破了年龄圈,拥抱着Z世代。

《咏春》诞生于深圳。这里有创新创意的丰厚土壤,也富集长期探索的生动实践。它一炮打响后持续走红两年有余、连“边际递减效应”也在它这里吃了闭门羹,不仅是因其由内及外浸润着独特的深圳气质,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精神隐喻和文化象征;更是通过对“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的别样表达,以剧为“镜”照见中国及中国文化之美,以深圳为“窗”观察中国、熟悉中国。

《咏春》将家喻户晓的英雄叶问的故事,延伸至平凡“追光者”,加上韩真、周莉亚两位编导紧贴当代观众审美,创造性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新锐传播方式,赋予舞剧新的生命力。

《咏春》在西方主流市场的燃爆,让全球观众眼前一亮:原来舞剧也可以这么“潮”、这么“燃”!

更难能可贵的是,《咏春》巡演各国,串起了海外华人的情感记忆,打破了文化与种族藩篱,吸引众多海外Z世代华人与原住民一道走进剧场。

伦敦巡演期间,《咏春》广告牌前来了两位中国人:留学生唐晗滨和好友孙启超。他们开心合影,来了一趟“文化上的回家”。唐晗滨很是自豪:“《咏春》在伦敦太火了,许多西方面孔主动来看,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力量。”

当市井温情与武林侠义淋漓展现,Z世代华人接收到中华文明的血脉回响,外国观众则透过肢体表达感受到自强自立、扬正扶弱、救助众生等相通相融的价值情感,共同“追逐光”“成为光”。

“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哪吒2》中许多符合网络传播的标签,让海内外年轻观众自发“二创”。从北美到东南亚,全球Z世代纷纷化身“吒学家”,在社交平台掀起“哪吒挑战”的热潮。这种自发的二次传播,让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全球年轻一代热捧的文化符号。

所以,传承并非单纯的坚守,而应适度打破文化传播“次元壁”,扩容观众共情的“年龄圈”,跨越文化出海的“国界线”。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剧照。

(三)

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因其有深厚的底蕴,更关键的是,与世界其他文化和而不同。正如俄罗斯推广汉学协会会长万山翠说:“‘功夫’在俄罗斯人心中是排名第一的中国文化符号。”

《咏春》和《哪吒2》以新时代的审美和力量,既让海外观众领略到中国功夫的魅力,又妙手偶得、颠覆了世人对它的刻板印象,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和张力。

《咏春》将动作片搬上舞台,以“舞”演“武”,令人耳目一新。五大功夫门派咏春拳、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一招一式,点到为止;一步一拳,干净利落。凌厉武学招式融于柔美舞蹈动作,高燃打斗,慢动作定格,蒙太奇手法,让人如看武打电影,不少海外观众看后主动练习咏春拳。

《咏春》在国际市场打出一片天,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意料之中。所有演员提前一年武术训练,剧中动作戏全部真打,既要武术行家认可,还要打出对抗美感。武术之美的来路清晰可见,“武”“舞”相融背后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跃然眼前。

(四)

《咏春》和《哪吒2》为全球“中国热”添了一把火。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国话》里那个世界,已近在眼前。

近年来,“中国热”以多元形态席卷全球。世界渴望一镜到底,看见真实的中国。

顺应这股历史潮流,《咏春》和《哪吒2》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长时间的酝酿、高品质的制作,迅速成为“偶然之中的必然”。两大现象级文艺精品的强势出圈,将“中国热”推向更深、更高、更远的位置,让海外观众从“看热闹”到走近中华文化内核,进而主动围观中国、飞赴中国、感知中国。

不断优化的过境免签政策,将China Travel话题全球流量拉升到10亿,大量外国人以第一视角记录真实中国。中美网友在小红书“对账”,创两国民众互动奇观。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行,8场直播全球观看人次超6600万,尽显中国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与惊人的现代化成就。

一场演出、一部电影,银幕舞台、古今交织,见文明、见中国、见世界。

《咏春》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表达的一次开场。我们的宝藏里,又何止一个《咏春》、一个哪吒?我们只不过从里面取出了两小块儿。只要做对了,更多现象级精品将结伴而行、出海出圈,架设起一座座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文明之桥。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

(作者:深圳晚报评论员 赵伟君 马君桐 李福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