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如何预防流感?一文了解

学生与健康
11:49
摘要

许多人误把流感当成“重感冒”,但两者在病原、症状和危害上都有显著区别

每年冬季,流感病毒都会如期而至。这个小小的病毒威力可不小,一旦感染,轻则出现高烧、乏力、咳嗽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最近这段时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又成了家长们格外关注的话题。

很多人会把流感和普通感冒弄混,实际上二者差别很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仅传染性强,还常常伴随高热,全身症状也比较明显,对于免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的儿童来说,威胁更是不容小觑。

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非常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入侵”我们的身体。首先是飞沫传播,这也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当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喷出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健康人如果近距离吸入这些飞沫,便容易被感染。其次是接触传播,流感病毒会附着在门把手、桌面、玩具等日常物品表面,手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再去触摸眼睛、鼻子、嘴巴,流感病毒就会趁机进入体内。此外,在地铁、教室等通风不好的密闭空间里,病毒还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形成气溶胶传播,增加感染的风险。

许多人误把流感当成“重感冒”,但两者在病原、症状和危害上都有显著区别。既然流感和普通感冒不一样,那我们该如何区分?

从病原体来看,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则是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

在起病方式上,流感通常来得很突然、很迅速,普通感冒则是慢慢出现症状。

发热方面,流感一般是高热,体温常常达到38摄氏度及以上,且会持续3至5天,普通感冒大多是低热,甚至不发热。

在全身症状上,流感患者会明显感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普通感冒的全身症状则比较轻微,甚至没有。

咳嗽、流涕的表现也不同,流感患者多以干咳为主,后期咳嗽可能会加重,普通感冒患者则会有明显的鼻塞、流涕症状。

最重要的是并发症风险,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风险较高,而普通感冒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很低。

病程上,流感通常需要1周左右才能康复,重症患者的病程还会延长,普通感冒一般5~7天就能自愈。

想要远离流感,做好预防至关重要。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接种一次,这样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了,也能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6月龄以上儿童就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了,疫苗的保护期为6至8个月。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能有效预防流感:

  • 要勤洗手,洗手时尽量使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 平时尽量不要用手去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防止流感病毒进入体内。

在流感高发期,或者处于人群密集、密闭的场所(如地铁、医院等),科学佩戴口罩很有必要。如果自己感染了流感,外出或与他人接触时,更要戴好口罩,避免把流感传染给他人。

保持环境通风也能减少病毒滋生。每天可以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果条件允许,使用空气净化器也能帮助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抵抗流感的基础。日常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奶、坚果等。此外,日常应坚持规律运动,保持身体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学会缓解长期压力,让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与他人的聚集和接触。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流感,最好能分室居住,避免交叉感染。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流感症状,要及时休息,不要外出并及时就医。

对于学生来说,感染流感后多久才能返校复课是家长和学校都关心的问题。为了防止流感在校园内传播,复课不能只看孩子是否退热,要遵循科学的时间标准。临床数据显示,流感患儿平均排毒时间为4至8天,就算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平均排毒时间也有3至5天,退热后仍有可能持续排毒2天。这就意味着,孩子即使退热了,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在短期内还是有传播病毒的风险。所以,为了降低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的概率,建议流感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流感样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再回到学校上课,这样既能确保孩子自身完全康复,又能保护他人的健康。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邓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