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流量变现”沦为腐败温床

钟书见
05-16 08: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让数字经济在健康的轨道上乘风破浪

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反商业腐败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2024)》显示,近年来,电商领域“流量变现”“数据权益”逐渐成为商业腐败的新场景。这不仅暴露出平台经济治理的新挑战,更敲响了数字经济领域反腐败的警钟。

在互联网商业语境中,流量意味着曝光度、关注度与潜在收益,而数据则是无形资产,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两者都堪称商家的生命线。正因如此,少数掌握流量分配权、算法推荐权等新型数字权力的技术或运营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数据资源异化为“权力筹码”,通过“暗箱操作”谋取私利。例如,北京市海淀区某科技公司视频业务团队负责人陈某,在视频审批、投放过程中为多家视频公司给予流量、资源倾斜,收受贿赂达400余万元。

披着技术外衣的“流量腐败”,具有隐蔽性强、技术门槛高等特点,它不仅侵蚀平台生态,动摇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更在无形中推高经营成本,最终由广大消费者买单。

针对这种腐败新形式,治理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平台当强化主体责任,建立技术反腐防火墙,对流量分配、算法推荐等关键环节实施权限分离和全程留痕,或实行轮岗制、交叉审核制等,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监管部门则要用足用好《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武器,加快完善数字经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规则体系,并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搭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对数据造假、算法操控等新型腐败进行有效监管,织密数字治理领域的制度笼子。通过构建企业自律、监管发力、司法严惩等多层次治理体系,才能有效遏制“流量腐败”,让数字经济在健康的轨道上乘风破浪。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钟书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