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丨拧紧节水护水的“思想开关”

夏振彬
03-26 09: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连日来,各地聚焦“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主题,策划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持续营造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长治久安、战略全局。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必须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水治理共同体。而这,正是开展主题活动的题中之义。

要在“知”上发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认识深刻,才能行动自觉。近年来,我国治水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各地江河安澜、河湖焕新。但也必须看到,当前水环境治理成效尚不稳固,水安全形势依然复杂;有数据显示,全国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大水问题”,仍是不少地方面临的严峻考验。“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各地各部门要更加深刻认识治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要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宣传教育融入企业群众生产生活,让更多人拧紧节水、爱水、护水的“思想开关”,强化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思想自觉。

在“行”上加码。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成为节约用水的践行者、“生命之源”的守护者。以深圳河湖治理为例,一位位“河小二”、民间河长、志愿者河长等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突出作用。接下来,做好治水文章、促进人水和谐,关键仍在“行动”上。比如围绕“节水优先”,要补齐用水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广节水节能科技,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于个人而言,刷牙时关水龙头,买电器时察看水效标识,积极践行“空瓶行动”……人人行动,才能构筑起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坚实堤坝。

“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人水和谐,“人”是主角。进一步强化“人”的责任感、主动性,集众人之智、汇众人之力,必能为人水和谐增色添彩。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 刘彦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夏振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