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将一个表皮发绿、长满霉菌的橘子以500元的高价在二手交易平台售出,引发网络热议。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挂出发霉橘子的商品链接,售价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发霉橘子为何会成为二手平台“香饽饽”?如何遏制猎奇消费的乱象?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跳跃的跃:霉变橘子卖出高价,可能并非真实交易,而是商家打着“适合科研实验”噱头的“引流”手段。
@小牛牛: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助推了此类内容的传播,让“发霉橘子”成为热门话题,诱导消费者下单购买。
@旱季雨--:反映出二手交易平台商品审核漏洞及公众对特殊商品价值的认知偏差。尽管存在极个别特殊需求场景,但普通消费者切勿因好奇或逐利效仿,应及时妥善处理霉变物品,避免健康风险。
@芬:家中出现发霉水果,不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处理,反而高价出售,跟赚黑心钱有什么不同?
臧雀Kacar:如果你认真的逛一逛二手平台,你会发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卖啥的都有。但商品交易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有现代道德底线意识。如何引导健康消费观念,是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
@蕊蕊有话说:一旦发霉橘子损害他人健康引发纠纷,该如何处理?这种售卖行为是否违反道德和法律?相关部门和平台应该加以监管和引导。
@植物人史军:售卖霉变商品非常危险,吸入孢子太多,一是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二是有可能引起真菌性肺炎。至于说科研用途,也很可能是为误导消费者制造的噱头。
@夜雨沾青衫1009:实验室有需要会有人工培育的培养基,有科学操作。可别跟风去弄发霉橘子,绿色霉菌是有致病性的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平台应该禁止类似售卖行为。
@纯诱欲:可能有部分科研人员或学生,会需要发霉的橘子用于实验,但霉菌的危害性不可小觑,平台应该杜绝此类商品出现。
编辑 刘彦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