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对工作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既用心、又用力,不佛系、不躺平,更不摆烂;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遇小事不轻视,举轻若重;遇琐事不厌烦,切中肯綮;循序渐进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逐步走向承担更多工作和责任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许党、夙夜在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有位革命前辈曾说过这样的话,‘时时放心不下’。我听了很有共鸣。”去年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时时放心不下”,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
要想做到“时时放心不下”,就要虚怀若谷。有人会认为,你不说我也知道。即便你知道,这也是一种提醒,也是集思广益。即便是自己熟悉的事情,也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失误,我们需要每日三省吾身,向优秀的人不断学习,不能讳疾忌医、自以为是、自负自满、不可一世。
要想做到“时时放心不下”,就要有平和及充满善意的心态。有人会认为,你“时时放心不下”,是不是不信任我?聪明的人一般是不会扶烂泥、雕朽木的,叮嘱你,是信任你,相信你能够做好。
如果我们对一件新工作不熟悉,心里没底,就要将勤补拙、笨鸟先飞,不厌其烦地进行沙盘模拟、反思检视、认真推演,用“时时放心不下”的精神,来补齐自己的短板,从而圆满完成任务。
“时时放心不下”,不是内卷,是精细化管理;不是啰嗦,是不敢稍懈。我们不能口是心非,嘴上诺诺,心里否否。我们都要学习“时时放心不下”,做到“时时放心不下”。
“时时放心不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演化,是勤政和“耐烦”的时代化
勤政,这个词大家不陌生。《诗经》有云:“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诸葛亮在《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中提到自己担任丞相后的思想变化,“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思绪万端,想着怎么不辜负君主和百姓的厚望。
勤政之外,先贤还推崇一种工作态度叫“耐烦”。“耐”在这里是“禁得住、经得起”的意思。杜甫诗《兵车行》有句:况复秦兵耐苦战。耐烦,就是不怕麻烦,敢于正视麻烦,有对待麻烦的正确心态,有解决麻烦的方式方法。工作中、生活中,遇事必须得耐烦去做。害怕麻烦、逃避麻烦,就会越来越麻烦,注定做不成。朱熹说:“大凡事,只得耐烦做将去,若有烦心便不得。”
人情冷暖、世道坎坷,过日子,就是麻烦套着麻烦。靠什么安然度过?耐!冷静理智,撑得起、挺得住。因此,“耐烦”是人生中的必修课,处事耐烦、做人耐烦、工作耐烦、读书耐烦。曾国藩说:“一‘耐’字极有意味。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全靠一‘耐’字撑过去。”
遇到棘手的事情,更需要沉着冷静、埋头去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曾国藩说:“若遇棘手之事,需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曾国藩说:“为人,第一贵忍辱耐烦。”做人,首要是耐得住烦。“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者,更需要耐烦。
勤政和耐烦是领导者的基本能力
历史上有很多才华横溢、远近闻名的名士,一旦做官就是一塌糊涂,因为缺乏“耐烦”力。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成语——志大才疏,指抱负很大而才干有限。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孔融自负才高于世,志在去除权臣(曹操),重振大汉王朝的声威,因为才器粗陋,思想空乏,所以没有成功。
孔融是孔子之后,诗文俱佳,刚正不阿,名震一时。他的才华体现在文学上,但在治国理政上就是个“傻白甜”。他担任青州刺史兼北海相,这是个很重要的职务。袁绍的部队来攻打,箭矢如雨,兵已入城,孔融虽然心里慌慌,仍然饮酒读书,谈笑自若。这不是胸有成竹,这是束手无策后的表演艺术。城陷,孔融狼狈而逃,妻儿都被俘虏。
孔融名气大,打败仗不影响升官,他回到朝廷担任九卿。每逢朝会,孔融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其他大臣都插不上嘴。忠于汉室的他也看到了曹操的不臣之心,他匡扶汉室的办法是明里暗里变着法讽刺、大骂曹操。最后被曹操所杀,全家罹难。
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对工作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既用心、又用力,不佛系、不躺平,更不摆烂;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遇小事不轻视,举轻若重;遇琐事不厌烦,切中肯綮;循序渐进提升自己的境界,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逐步走向承担更多工作和责任的位置。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