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以“志愿微光”燃动城市澎湃活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媛
2022-09-19 08:14

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句句耐心的解答、一次次无私的奉献……今日之深圳,鲜艳的“红马甲”成为时时可感、处处可见的美丽风景线。从街头巷尾到社区商圈,从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到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责任意识、使命担当,画出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同心圆。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深圳领风气之先,自1990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志愿者组织,历经30余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已在这片热土蔚然成风,形成了兼具深圳特质、湾区特色、国际特点的志愿文化体系。每五个深圳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志愿者之城”成为深圳闪亮的城市名片。

志愿服务,汇聚全民之“志”。作为基层最活跃的社会力量,志愿服务能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弘扬和促进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在深圳,志愿文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浇灌出城市文明底蕴;志愿精神渗入城市肌理,成为市民的行动自觉,书写出城市文明动人篇章。一名名志愿者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走到哪里就温暖哪里,汇聚的是精神力量,点亮的是文明之光,将星星之火越燃越旺。

志愿服务,依托创新之“制”。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只有以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护航,才能行稳致远。深圳志愿服务事业以开拓创新之姿,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用实际行动呵护着志愿者的赤子之心。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将持续激发志愿服务“共生效应”,让志愿者更好发光发热,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

志愿服务,助力社会之“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紧紧围绕打造“志愿者之城”4.0升级版,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朝着更专业、更精细、更规范的方向不断迈进,把志愿青春力量延伸到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在深圳超大城市不断探索的治理创新中,志愿服务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原标题《以“志愿微光”燃动城市澎湃活力》)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桂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