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催迫毕业生“假就业”,学校这堂课糟糕透了
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2020-07-14 01:01
收录于专题:特评

6月底7月初,正是各地高校毕业生奔赴就业岗位的时间节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部分毕业生“慢就业”心态等因素影响,今年仍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奔波在求职路上。然,部分高校师生反映,一些应届毕业生明明还没找到工作,所在学校为保证就业率,多次催促他们签订就业三方协议,有的毕业生不得已托关系、找门路,完成盖章签字任务。

毕业季,也是就业季,因显见的不利因素,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颇为不易。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多达874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把这数据置于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就业之难不言自明。即便没有遭逢新冠疫情,这史上最大规模的毕业生人数,也足以致使今年成为最难就业季。

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高校倘若是出于关心、援助之意,而过问学生就业情况,甚或给毕业生一些适度压力,敦促他们加把劲找工作,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各高校想办法帮助毕业生实现“稳就业”也是高校应尽的责任。但一些学校的做法显然有些“出格”:有的学校将签订三方协议作为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的门槛,不签就不给毕业;有的学校将签订三方协议与参评优秀毕业生挂钩;有的以户籍、档案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还有通过打情感牌、搞道德绑架或者以软磨硬泡的“骚扰”形式,迫使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迫于学校的各种“威逼利诱”,不少暂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不得不“配合造假”,通过由辅导员代签、托熟人盖章、找淘宝办理等方式实现“纸上就业”。为了面子上好看,为了完成毕业生就业率的“指标”,竟不顾实情,不惜通过“逼迫”毕业生通过造假等各种“招数”来达成,不禁让人疑惑:这些高校究竟想向学生、向社会传递何种价值观?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背离教书育人的初心,是一种严重的教风问题。许人造假、迫人失信……这恐怕是学校给毕业生上的最糟糕的一课。毕业生心里难免不会蒙上一层阴影。

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是典型的自欺欺人。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乎专业设置、专业规模与校内各学院的资源分配),虚假、注水的就业数据,必然会掩盖高校办学存在的实际问题,而高校也容易在自己编织的“高就业率”中忘乎所以,助长虚浮之风,满足于虚假的数据而失去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这是自欺。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政府把握就业形势进行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就业数据失真,既掩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真相,也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容易造成决策失准。同时,还会对新生选择学校和专业形成误导,导致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这是欺人。

虚假就业数据的水分必须用力拧干。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被就业”“假就业”等问题,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专项核查工作,对在就业率上掺水、造假的高校予以通报并从严惩处,提高造假成本,通过法治手段让就业率回归保真、服务决策的本位。

杜绝就业率注水,还应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评价体系,如专家建议,不再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就业率数据,而由专业的第三方跟踪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数据,引导高校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延续到学生毕业之后。此外,还应结合当前毕业生追求高质量就业、“不将就”的就业心态,改变当前高校就业工作重就业数据、轻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鼓励高校在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下功夫,实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长期、稳定、有效,进而从简单提高就业率到追求就业质量的转变。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评论员 谢仕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