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虽好,但也不要贪多哦
读特评论员 赵强
2019-08-16 07:41

手机app让一键出行、一键订餐、一键娱乐成为可能,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各行业争夺互联网赛道的一个发力点。然而,随着用户对“一键GET”越发依赖的同时,app大有泛滥之势,成为用户“指尖上的负担”。有用户反映, “在银行开个户,多了10个app。”为验证已下载app的真伪,她在app store搜索开户行名称,发现一家银行涵盖手机银行、理财、校园、购物、导航等不同业务的app竟然多达17个。

一家银行就有17个app,是不是有些骇人听闻?其实,在app的世界里,这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据工信部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应用程序总量达到 449 万款,第三方应用商店分发累计数量超过1. 8 万亿次。

移动互联网时代,好像谁不开发个app,就要落后于时代。这种与时俱进的意识,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如果没有仔细分析研究,就一拥而上,泛滥的app不仅会成为用户“指尖上的负担”,也会因为用户体验差,开发运维成本高,使用频率不高,沦为“鸡肋”,成为开发运营者自身的负担。

凡事过犹不及,app泛滥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以一个银行拥有17个app为例,其实折射的是app建设中的一个通病:各自为政、功能分散。除此之外,粗制滥造功能不全、过多占用手机资源、“能耗杀手”、广告无孔不入、嗅探用户隐私……app所有的各种“流行病”,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获得感”,也会将app所具有的便捷性优势削弱,最终被用户弃之如敝履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在技术上解决app泛滥的办法并不是很困难。例如微信小程序就有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特点,并不用特意制作、下载什么app。但是,微信小程序推出已经两三年了,却并没有遏制app泛滥的势头。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移动应用程序数量净增了 42 万款。正如用户所观察到的,不仅银行热衷app,同一家电商,不仅有商城app,金融app,还有超市app;同一座城市,公交用1个app,地铁要装1个app,去医院挂号每家医院都要下载1个app,办理政务每办理1项需要1个app,超市发折扣券要想使用还要下载app……

各个都爱app,app自然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滥了。如前所述,从技术的角度看,app不是不可以替代,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显然也是更喜欢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程序。但是,为什么app还是有那么多拥趸呢?

究其因,一是app是移动互联网的伴生物,一提到移动互联网,必然会首先想到app,在这样的潜意识支配下,开发、运营、拥有app变成了某些企业单位的“政治正确”,有没有app成了有没有赶上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标志,逐渐异化成了新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其次,诸如小程序这样更便捷的工具,大多是建立在别人家的生态之中,不如自己家的app更教人放心。再就是,之所以会产生同一家单位的app都做不到互联互通,要重复建设,还是现实工作中的部门利益作祟,是“地盘意识”的产物。至于想利用app非法搜集用户隐私信息,另当别论。

app虽好,但诚如业内人士所言,从经济的角度,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都更适合用于高频使用场合,而不是众人皆宜的“万金油”。要想遏制app泛滥的势头,一方面要有顶层设计,对app进行有序的规划,特别是要防止公共财力与公共资源因为重复建设而浪费。另一方面,要树立数据共享意识,打破行业、部门壁垒,尽快实现公共数据共享,推进app整合。此外,还必须加强数据信息的保护,从法律、制度上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思想意识,将面子意识、政绩意识转变为效用意识、服务意识。那样,在更新的技术浪潮来临的时候,就会更加理性地应对,既不会因为反应迟钝而落后,也不会因为赶时髦而浪费。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