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尸交易”的道德制约
邓新华
2019-04-16 22:58

道德评价本来就是市场机制的一部分,它不是市场的相对物,而是市场的内生物。

古代有一个著名的逻辑悖论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有个人的父亲遭遇洪水溺亡,尸体被别人打捞上来。这个儿子就去要回父亲的尸体,捞尸者就问他要钱,两人就价格问题争执不下。

有个人把捞尸人叫到一边,说:“你可千万不要降低价格。你想想,除了你这里,他也没有其他地方买他父亲的尸体,他只能接受你叫高价。”捞尸人连称“有理”。

而另一个人则把那个儿子叫到一边,说:“你一定要压低价格。你想想,你父亲的尸体,他除了卖给你,别人也不会买,对他自己也没有什么用,他只能接受你出低价。”这个儿子也连称“有理”。

对于这个例子,现代人在道德上很难接受这种交易。鉴于这个例子是古人提出来的,可以先从逻辑上看,后面再加入道德因素。逻辑上看,双方都有逻辑依据,但如果果真如此,则双方不能成交,对双方都是损失。双方都有逻辑依据的事情,结果却导致双方都错了,这看起来是逻辑悖论。

但在经济学上,这个问题其实是有解的。无非是,双方互相形成对对方的垄断。供给方认为,对方的需求弹性低,所以自己可以要高价。需求方认为,对方的供给弹性低,所以自己可以压低价格。假如双方可以互相知道对方的弹性,那么互相就知道价格均衡点在哪里,也就可以顺利成交了,并不会形成逻辑悖论。

现实中,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都会尽力隐藏自己的弹性,这就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有可能使双方无法成交。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人主张,应该立法禁止捞尸人要价,因为那太不道德了。在他们看来,这样一来,那个儿子不付钱或者只出一个低价,就可以领走父亲的尸体了。很多人用这种例子,扩大开来,试图以此证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合理的,因为干预能减少交易费用。

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如果禁止捞尸人要价,那么,下次捞尸人看到洪水中溺亡的尸体,可能就不会冒风险去捞,那么,这其实也是一种造成人们损失的安排。

也有经济学者讨论过大海搜救的例子。例子说,过去某些易出事故的海域,会有一些搜救船只专业搜救,对救上来的人要高价。有人认为,这是趁人之危,是不道德的,应禁止要高价。但是一些经济学家说,搜救船只往往巡逻很长时间,也不会发现一个待救的人,如果禁止搜救船只要高价,那么,搜救船只的时间成本就得不到弥补,就会减少专业搜救的船只,这其实是减少失事的人们遇救的机会。

那么,在古代情况下,抛开政府干预,市场是不是能对这个问题解决得更好?市场会有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首先,熟悉捞尸人、那个儿子情况的人充当中介,他们大致上知道双方或某一方的弹性,促成交易,赚取中介费,这其实是中介凭借信息优势赚钱。他们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交易成功做出了贡献。当然,这种办法听起来很冷冰冰。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道德评价。对于捞尸人来说,如果他开高价要挟那个儿子,表现出贪婪的样子,则他周围的人会给他较低的道德评价,使他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损失。而对于那个儿子来说,如果他出价太低,同样会受到道德谴责,因为人们会指责他置父尸于不顾。从情理上来说,人家帮助你捞了父亲的尸体,你也应该用财物表示感谢,补偿对方的付出,不能太小气。

如此一来,双方在外界道德的压力下,会让要价、出价趋向均衡,使得双方成交。而且,一般来说,交易双方不会用价格这样冷冰冰的词,而是会用感谢费之类的词,来达成实际上的交易。经过这一番道德评价的安排,结果是捞尸人所冒的风险得到大致合理的补偿,从而不会影响到人们未来打捞溺亡尸体的积极性。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公益心也增长,还会出现专业的公益打捞队、搜救队。

这个例子说明,即便那些看起来仿佛是悖论的问题,市场在解决机制上,仍然远比干预更精妙、更高效。在这个例子中,如果由行政限制“感谢费”,相关部门其实不了解每一次洪灾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捞尸人所冒的风险究竟是多大,由行政确定的“感谢费”,显然是没法合理的。而周围给出道德评价的人,则大致上是了解情况的。

人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市场就是只谈钱、不管道德的。这个例子也表明,道德评价本来就是市场机制的一部分,它不是市场的相对物,而是市场的内生物。(作者为财经学者

编辑 李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