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为全国AED普及贡献更多“深圳方案”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2021-03-04 23:12

4日下午,2021年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特别提及并肯定了深圳率先在公共场所普及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工作。

三年前,同样也是在“委员通道”上,敖虎山委员通过媒体,将AED这个“救命神器”带入了公众视野。当时,深圳立刻就配置了500台AED。3年来,深圳已经配置了5000台AED,并成功抢救了23例病人。未来5到10年内,深圳将按照每10万人100台的国际标准实现AED的大规模覆盖。

率先破解AED普及中面临的难题,卓有成效的“深圳速度”,获得了敖虎山委员的点赞。

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为配置和使用AED撑起法治保护伞。2018年的“委员通道”上,敖虎山委员就曾担忧一些地方会因害怕担责,而抵制配置AED。当年,深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场所配置AED规划,为迅速铺开AED配置打下坚实法治基础,消除了现实障碍。现在,AED配置越来越多了,可若没人会用或是没人敢用,救命神器也难显神通。接下来,深圳要聚焦进一步厘清AED使用过程中的权责问题,规范AED管理和使用的细则,鼓励市民参与急救培训,真正发挥出AED配置的实效。

拿出深圳创新的看家本领,大力降低AED设备和维护的成本。进口AED设备昂贵,是过去AED普及率上不去的一个“卡脖子”因素。近年来,深圳企业在AED研发制造上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一些技术甚至领跑国际。2018年,敖虎山委员在介绍AED时,拿着的正是深圳企业迈瑞公司的产品。深圳要继续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之力降低AED普及和使用的难度。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李怡天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