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多地博物馆再现“人从众”景象,有专家呼吁“支持博物馆重新收费”,引发公众对博物馆该不该收费的新一轮讨论。
收费看起来确实是一剂可以立竿见影的“猛药”,但这种思路,本质上是将博物馆的管理困境简化为一道经济学计算题,而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文化惠民的价值,不能只算“经济账”。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需要实现的价值与功能,首先在于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在于共享与普及,而非筛选与区隔。我国逐步推行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是提升全社会人文素养的善政善举,极大降低了民众亲近历史、接触艺术的门槛,让博物馆成为无数人的“第二课堂”。节假日期间博物馆的火爆,正是这一文化惠民政策成效斐然的生动体现,是值得欣喜的“文化烦恼”。
文化的熏陶与涵养,往往就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一个孩子可能因为一次漫无目的的参观,种下了兴趣的种子;一个平日里甚少接触艺术的市民,也可能由于一次偶然的“打卡”,开启了对美的认知。免费开放,为这些“偶然”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倘若仅仅因为“人从众”,就要抬高经济“门槛”将一部分观众挡在门外,则不仅减少了原本多样的文化连接方式,也低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远社会效益,有因噎废食之嫌。
事实上,“人从众”的根源不在“免费”本身,而是有限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井喷式增长的民众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其中,也包括场馆接待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细节未能及时跟上的问题。破解“人从众”困局,在于要用精细化、智慧化的管理来“疏导”,而不是要用价格杠杆抬高门槛。长远来看,还需在供给侧发力,通过推动现有场馆扩建升级、鼓励多元化的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等方式,形成更丰富的文化供给体系。
无论如何,面对公众高涨的文化热情,应乐见其成,并将其视为文博事业发展的契机,摒弃“门票经济”的路径依赖,以创新思维和精细管理做好服务升级,才能让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最大程度实现其文化使命与社会价值。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全国首家宠物气味图书馆空降罗湖,猫狗免费逛!树木、花草、各种动物毛发的味道……专属毛孩子的“气味藏书”,每周更新不重样!你家毛孩子最爱闻什么味道?是草地香、零食味,还是你身上的味道?快来评论区聊聊! *第1、50、100楼的宠主送【咖啡一盒】,盖满200楼加抽3位优质评论用户送咖啡!

在深圳做毛孩子,好幸福!不仅有宠物专属的“气味图书馆”,还有宠物火锅店、宠物公园……你还知道哪些适合毛孩子去逛的地方,快来鹏友圈安利吧! 【本期话题】#羡慕深圳毛孩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12月1日 【活动规则】带话题分享你认为值得一去的宠物友好地点,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

深圳早晨#鹏城金秋 情意"棉棉"#

#我最爱的科幻作品#《火星编年史》作者是(美)雷·布拉德伯里 ,书荒时就看它。

【温情煮意|羊窝懒人快餐——水饺】#鹏城金秋 情意"棉棉"#❤🍀羊窝的懒人快餐,关键是必须得有青菜,还有秘制辣椒酱,不然就没有灵魂了*^o^*🍀❤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