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未成年人保护前沿防线,9月15至16日,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下称“深汕法院”)开展“青少年普法宣讲”专项试点工作,组织法官前往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和鲘门中心小学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为同学们送上“开学第一课”,指引青春航向,护航健康成长。
“你是否曾为了抢几分钟时间,在红灯亮起时心有余悸地跑过马路?”“你是否曾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步行或骑行?”在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法官郝以明围绕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心理安全和网络安全四大方面进行“安全教育”主题晨会演讲。
“安全并非束缚青春的枷锁,而是护航成长的基本保障;法律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的行为准则。”郝以明鼓励学生从细节入手、从自身做起,共同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线:在交通安全上,要敬畏规则,拒做“低头族”,骑行、乘车要佩戴防护装备;在校园安全上,要注重消防、运动及财物安全,禁用违规电器,熟悉逃生通道;在心理安全上,要警惕言语侮辱和恶意排挤,理性应对冲突,主动求助,拒绝欺凌;在网络安全上,要提升信息辨识力,保护隐私、远离沉迷,筑起网络“防火墙”。
“你是否曾因同学起绰号、画丑化画像而感到难过?”“是否见过有人被故意孤立、排挤?”在鲘门中心小学,法官詹婉秋以“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詹婉秋从同学们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切入,详细讲解了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等校园欺凌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以案释法让同学们明白欺凌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行为,更可能触犯法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如何应对欺凌方面,詹婉秋给出了实用建议:保持冷静沉着、大声警告震慑、适时寻求帮助、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她还特别提醒同学们要警惕“从受害者变为施暴者”的转变,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
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同学们专注聆听、积极互动,在问答环节纷纷举手分享感悟,表示“不仅自己不欺负他人,更要勇敢对欺凌行为说‘不’”。
活动结束后,詹婉秋随即前往鲘门中学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进行“法治体检”、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精准“把脉”该校的法治教育现状与普法需求。
利剑护蕾,法治同行。未来,深汕法院将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多样化,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和典型内容,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贴近性和实效性,助力青少年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法治的种子于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