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新增一张“红名片”!大安红色文化园试运营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深汕宣
09-07 11: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历经长期精心筹备,深汕特别合作区大安红色文化园项目一期于近日揭开面纱。园区一期主体涵盖红色记忆馆、培训教室、报告厅等建筑,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以“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深度整合周边19处红色遗址,复建了中共江南地委扩大会议旧址等核心革命遗址。

“试运营以来,大安红色文化园已成为党员干部培训、红色研学的热门目的地,工作日日均接待200多人。”园区运营工作人员说,目前已承接党员回炉培训进党校的系列参观讲解服务、党校部分培训班等活动,获得广泛好评:“这里的展厅和设施都很先进,让红色文化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传承。”

大安红色记忆馆以红色血脉、大安长歌为主题,融合文物复刻、场景复原、数字科技,从六大篇章呈现大安峒往昔的壮阔史诗与现代的发展,以沉浸式体验唤醒红色记忆,展示红色精神在大安传承与发展。

红色记忆馆内多处采用现代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全场馆一键开关,观影时灯光自动关闭;激光全息投影技术让历史场景与实景交融;激光雷达互动墙则将深汕发展历程转化为可触摸的时间轴,参观者轻触墙面即可解锁重要历史节点,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尾厅的纳米全息膜成像技术,让玻璃化身3D舞台,生动展现深汕产业发展蓝图。

据悉,从启动试运营那一刻起,大安红色文化园便肩负起“打造立足深汕、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和首选目的地”的使命,开启红色文旅的创新征程。

为实现这个目标,大安红色文化园采取以党校培训为主、参观研学为辅的运营策略,创新整合红色资源、实现历史“活态”传承,开发党性教育、参观瞻仰、深度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主题游览线路,不断完善功能与设施,承接各类干部教育培训、主题党建活动、青少年研学实践等,逐步构建“红色课堂+实地体验”的教育体系。

未来,大安红色文化园将探索融入更多创新元素,包括完善”小小讲解员”队伍、拍摄口述历史纪录片、开发红色文创产品等,给大家带来形态更多元、层次更丰富的体验。区组织人事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每一位参观者不仅是聆听者,更能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红色精神的传播者。"

作为深汕“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试点的重要一环,大安红色文化园不仅是教育基地,更是文旅融合的枢纽,与一些特色农文旅项目联动,形成“研学教育+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的复合生态。游客在聆听革命故事后,可漫步生态步道,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通讯员 深汕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