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深纪宣
08-29 08: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心向背。

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以超常规举措、脱贫攻坚精神,全力推进案件查办、专项整治、民生实事办理等工作,持续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责任落实 强力推进攻坚破局

“请您督促分管部门深化思想认识,主动担当作为,拿出务实举措,共同推动全市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更好成效。”日前,6位市领导分别收到市纪委监委发出的一封工作信,专门提醒抓好分管领域的集中整治督促工作。这是集中整治以来,分管市领导第二次收到类似致信,每年一次的书面提醒,也成为深圳构建“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区级主抓主战”工作体系的生动注脚。

集中整治以来,市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多次专题研究工作,示范引领全市各级党委把集中整治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市委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作出专门批示,部署开展专项巡察,带领全市下大力气持续强化整治工作。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统筹推进分管领域问题整治。相关市直单位、各区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市、区、街道三级同题共答,联动破解民生领域“顽瘴痼疾”。

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市委工作部署,认真履行监督专责和牵头抓总职责,坚持以办案带动全局,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纵深推进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化重点领域以案促改促治,推动集中整治不断走深走实。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900余件、处分3800余人,移送检察机关300余人,让群众真切感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

“通过便民举报专线反映后,很快就收到房东水电降价通知。”“现在实行阶梯计费,每个月水电燃气费用比以前少了一百多。”最近,深圳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居民发现,反映水电气加价问题很快就有反馈,水电燃气的价格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整治居民水电气计量不准确、收费不规范问题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的上下联动、系统施治的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之一。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同向发力,大力推进“城中村水电燃气价格治理”工作,督促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一批违规加价问题。水电燃气违规加价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投诉举报量下降95%,惠及大量居民。

开展专项整治 切实解决急难愁盼

“检查次数少了,解决问题多了,执法更有温度,我们能专心搞经营了。”近期,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多部门对随机抽取的福田区某酒店开展联合检查,实地检验酒店业综合监管效果时,该酒店负责人欣喜地感受到行政执法的变化。

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办案件和问题整治两手抓、贯通抓,以6项全国性专项整治和7项全省性专项整治为牵引,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推进25个市、区级特色项目问题整治,推动职能部门整改突出问题9000余个,推动退还群众财物2亿余元。

针对一些商户反映个别基层单位存在执法过多、过频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涉企“三乱两多”问题专项整治,查处相关问题509个,推动整改问题570个、建章立制116项。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首创“随信综合查”跨部门监管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市司法局推行“扫码入企”制度,遏制不规范执法与选择性执法现象,持续护航深圳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医生根据我在区人民医院做过的检查,很快就作出了诊断,省时省力又省钱。”近日,在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居民王阿姨为不同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点赞。医学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一环,此前,不同医院间检查结果互不认可、治一次病要重复检查等问题,曾是不少患者的烦心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群众关切督促市、区、街道共同发力,办实办好250余件民生实事,推动把一项项“急难愁盼”转变成“满意清单”。其中,市纪委监委认真梳理民生平台信息,把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作为市级民生实事来抓,组建职能部门工作专班和纪检部门监督专班,推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4000余万元。

盐田监督推动解决环卫工人欠薪,城管部门将员工权益保障条款纳入招标文件,并增加企业履约保证金,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宝安推动校园周边交通“微整治”,多个部门和街道对100多所学校道路安全隐患逐个过筛,维修周边路面6.06万平方米,交通事故大幅降低;龙岗督促民生诉求“一网统管”办理,将152个民生诉求来源渠道纳入“一网统管”事件处置平台,转办时长压缩67%,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集中整治中,市纪委监委指导各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取本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民生实事,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办好群众身边事,让群众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了整治成果。

坚持改革创新 促进整治长效长治

“以前觉得自己就是个基层干部,上面管得太严了。现在觉得还是严点好,出了事就啥都没了,害人害己。”8月初,坪山区马峦街道100余名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后,内心深受触动。

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数量多、体量大,市纪委监委将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作为基层正风反腐的工作重点,指导区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包案督办、提级查办等措施,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统筹查办案件“前后半篇文章”,认真查找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00余份,推动完善制度机制3000余项,放大以案促改促治的叠加效应,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

以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一体推进案件查办、以案示警,通过安排现身说法、拍摄警示教育片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03份,会同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整改问题900余个,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推动全面摸排清核集体“三资”底数,健全完善资产交易、银企互联等制度1100余项。创新上线全国首个集“监管、交易、服务”为一体的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平台,促进集体资产增值超2亿元。

不断增强基层监督效能,才能保障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实施方案,明确21项63条具体措施,着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持续完善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等制度机制,推动各区纪委监委建立协作区43个;深化前海、河套廉政监督机制改革,推动设立前海纪检监察工委,将河套建设发展事务署纳入市级派驻监督。

在市纪委监委的统筹领导下,各区围绕破解制约基层监督的难题,纷纷出实招硬招。福田推进“巡查协同”试点工作,建立会商研判和边巡边查机制,提升问题线索处置效率。盐田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收集提炼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整改到位。龙华深化运用“廉洁合规+数字治理”模式,以科技赋能监督更加精准高效。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不断巩固拓展集中整治成果,有效贯通正风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王雯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深纪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