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和小孩能用啥驱蚊? 深圳医生提醒:建议首选蚊帐、少去花丛等物理方法防蚊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8-07 20: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隐形杀手”。免疫力较弱的孕妇和孩子,更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7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祝亚楠医生提醒,孕妇和6月龄以下婴儿建议首选物理防蚊。

据祝亚楠医生介绍,物理防蚊法包括:使用蚊帐、纱窗、纱门、电蚊拍,开空调和电扇避免出汗太多,外出穿浅色的长袖和长裤,或用纱巾等将裸露在外的皮肤包裹起来,减少去花丛、灌木丛,尤其是黄昏蚊虫活跃的时间。

化学驱蚊产品又该怎么选呢?祝亚楠医生表示,美国CDC推荐使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登记过的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羟哌酯)、驱蚊酯(IR3535)活性成分的驱蚊液,含有这些活性成分的驱蚊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也可以安全使用。

具体来说,避蚊胺(DEET)对库蚊、伊蚊(花蚊子)效果好,20%-30%浓度能防蚊6小时左右。6个月以上宝宝可用,12岁以下儿童使用浓度不超过10%,孕妇也可使用(避开眼口鼻和破损皮肤)。派卡瑞丁(羟哌酯)防蚊时长比避蚊胺更久,尤其对传播疟疾的按蚊效果优于避蚊胺,6个月以上宝宝可用,使用浓度不超过20%,孕妇适用。驱蚊酯(IR3535)含量10%-20%浓度撑不过6小时,7.5%浓度只能维持10-60分钟,驱蚊效果稍弱于前两者,2个月以上宝宝可用,孕妇可用。

天然植物类防蚊产品以柠檬桉油、香茅油、薄荷油等为主要成分,孕妇、婴幼儿及敏感人群需特别谨慎。柠檬桉油虽然是被美国CDC唯一批准使用的天然的驱蚊活性物质,但仍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孕妇也需谨慎。市面上大部分防蚊贴、驱蚊手环的主要有效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实际驱蚊效果有限,不能单独依赖。

祝亚楠医生提醒孕妈在选择驱蚊水时要注意成分,谨慎选择。市面上驱蚊产品成分复杂,花露水、清凉油大部分都含有人工麝香、薄荷脑、樟脑、酒精等成分,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婴幼儿与孕产妇同样不推荐使用,且在产品的注意事项上也明确的标注了“孕妇慎用”。在使用驱蚊剂时,认准包装上的“农药登记证号(WP标识)”,避免购买未标注有效成分和浓度的产品。孕妇使用时需避开眼、口、鼻及皮肤破损处,不要涂在孩子手上,防止其误食。

需要注意的是,电蚊香液、蚊香杀虫剂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长期接触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婴儿在生长发育初期尽量避免接触。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