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会转”到“加速跑”,大批深圳中小企业“智慧大脑”将启动

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邱思艳
07-18 20:58
摘要

先行先试的“深圳数转答卷”

想给企业装个“智慧大脑”

技术门槛,方案选择

资金压力……

每一道似乎都是难题?

@深圳广大中小企业

快来了解深圳的数字化转型

如何助力大家跑出“加速度”吧!

1

1张“任务书”,

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的深圳行动

2023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4年11月,深圳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聚焦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精密仪器设备三大行业,提升全市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深圳市立足本地数字化资源基础和产业特色优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全面推动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记者从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了解到,“想转不会转”是中小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时遇到的普遍难题。为此,深圳想企业所想,全力解决企业的这一后顾之忧:明确拟改造企业名单,遴选优质服务商和数字化转型产品,成立工作专班,组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和专家库,并以“深i企”为总门户,打造深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站式服务平台,高效助力深圳中小企业加速科学推进数字化转型,并最终申领政府资金补贴。

为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今年6月,深圳开展拟改造企业意愿确认及第三批增补工作。通过发布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问卷调查,精准锚定企业的难点及所需的支持;举办政策宣讲会,消除企业“如何操作、如何获补”的核心疑虑;召集百余家数字化服务商召开推进会,协同推进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项目的实施、验收;以供需对接会的形式搭建企业与服务商的桥梁,提高企业签约效率;邀请已数转企业现身说法,以案例实证破除企业对“数转投入大、见效慢”的观望心态;组织9家金融机构推出“数转贷”金融产品,面对面开展融资撮合活动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数据显示,第三批增补企业近400家,从行业来看,智能机器人行业最多,达182家,占比46.3%;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165家,精密仪器设备46家;从资质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过半,共201家,占比51.1%;从规模来看,近八成为规上企业,总数达303家。显示出企业在专业化、精细化方向上的良好基础。

2

400家增补企业,

数字化转型是“必答题”

“最初通过政府平台,以及与同行交流中了解到数字化转型。”深圳市鑫承诺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鑫承诺”)表示。

作为此次被纳入数转“增补名单”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鑫承诺已是高端制造业精密清洗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这家拥有169项国家专利的企业,始终专注于为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环保工业清洗解决方案,用绿色科技守护“中国智造”。

企业报名后经遴选被纳入本年度深圳数字化转型“增补名单”。这份来自官方的反馈,让鑫承诺意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带着这份紧迫感,鑫承诺又主动报名参加了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考察活动。“我们深受触动,尤其在物料出入库等生产环节,之前的数字化管理存在短板。”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

在见证了数字化系统如何实现全流程可视、可溯、可控后,鑫承诺果断将数字化转型列为公司今年战略级工程。

3

17家先锋,

深企的“数转突围”之路

在深圳首批完成数字化改造的17家企业中,有两家成为行业标杆。

在深圳市永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永迦”)的车间里,新员工通过数字工具快速掌握核心工艺,系统成了企业工程师的智能助手。“过去工程师靠‘带徒弟’传授经验,现在经验都沉淀在了系统里。”永伽创始人陈奎介绍,公司2018年创立伊始,便决心用数字化系统为制造业护航,而转型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生产一线。

转型并非孤军奋战,得益于深圳市政策红利,永迦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有数转人才学习培训的机会。如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85%,并正加快推进“数转智改”战略。

在陈奎看来,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了四大蜕变:高效、协同、降本、客户满意度提升。“所有行业都值得用数字化重做一遍”,永迦的实践正印证着这一理念。

与新兴的永迦不同,成立于2002年的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可瑞”)是一家在新能源车辆充电、智能电网、储能微网、通信电源、工业电源及直流照明等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牌企业。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其数字化转型同样展现出深刻的战略思考。英可瑞流程与信息化部总监黄柏认为,公司转型的深层驱动力,一方面源于产业窗口期快速缩短,另一方面则是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是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为此,英可瑞为这场转型制定了5至8年长期规划。

依托深圳的创新生态与政策东风,英可瑞转型已初见成效。高额补贴让中小企业“用得起、用得好”数字化工具,而同行间的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也为该企业成长按下了加速键。

如今的英可瑞,已在多个环节感受到转型带来的显著变化。研发协同效率显著提升、生产管控更加精益透明、供应链响应愈发敏捷。黄柏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高效协同、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

4

1场“国家级路演”,

深圳数转模式走向全国

今年6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举行,吸引了境内外近2000家企业参展。深圳展团别出心裁将“数转之路”搬到了展会现场,以企业转型历程为脉络,通过“先锋引路——中枢赋能——巅峰见证”三大板块,全景展现已构建起来的数字化转型全链条生态。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的深圳展团

其中,“先锋引路”集结深圳联通、微品致远、云镝智慧等头部服务商,展示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及AI诊断工具,为深圳中小企业提供坚实技术底座;“中枢赋能”则重点推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核心“法宝”,显著降低企业决策成本;“巅峰见证”以标杆企业永迦电子为核心,展示数字化转型“深圳制造”的典范。

深圳展团在现场实现了政企对接与国际合作双向突破。“我们和非洲坦桑尼亚的10余家客商互换了联系方式,现场达成的意向订单金额超300万元,零终端、支付设备吸引了30余批次客商洽谈。”永迦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他们还作为分享嘉宾在“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大会上交流数字化转型经验和AI+赋能制造的落地情况。

以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深圳已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服务生态,从服务赋能、平台支撑到标杆示范的完整数字化转型链路,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份可复制的“深圳方案”。

不仅如此,为让各界充分了解数字化转型,深圳每月组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供需对接会,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汇聚政府侧代表、数转行业专家、数转服务商、金融服务商及改造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快推动深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近期举办的龙华区专场活动助力28家中小企业提交补申请并完成建档、7家企业完成产品下单。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圳在行动 活动现场图


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4万亿元,稳坐中国“工业第一城”。当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超260万家、增长10万户以上,成为“民营经济第一城”。

在新起点上,深圳把整个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

助力“工业第一城”强基,助推民营经济提质,加速创新之城升级。截至今年5月,深圳市商事主体超448万户,万千中小微企业是驱动深圳高速运转的“毛细血管”。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圳正加速行动中!透过一个个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深圳中小企业的技术革命成果,更是深圳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与创新,随着第三批补录工作的展开,这张先行先试的“深圳数转答卷”也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徐徐展开。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邱思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