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之旋——女性身份的多重光谱”展览于2025年3月30日至6月22日在至美术馆展出。
“性别研究在西方学术中的兴起亦带动了中国绘画史领域的新趋向,使读者在了解女性题材绘画时也关心到女画家对于自身形象的塑造。”巫鸿在《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中的关注点亦是至美术馆的年度展览主题,通过关注、研究、展览女艺术家群体的创作,伴随着现代女艺术家群体一同成长。
策展中的“棱镜”作为一种隐喻,其本质是解构一束光,让原有之色谱显影。物像均有其独特光谱,物质不同,光谱亦异。转化为“棱镜”的美术馆空间,将她们的不同侧面通过策展结构显现出来,一道光谱后面是一种隐秘的叙事,折射出女性在社会、历史与个体当中的不同的身份认知。
艺术家介绍、展览现场
胡明曦
出生于广东深圳,现金斯顿艺术学院博士在读。2020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纯艺专业,获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深圳青年美协会员,她的创作涵盖装置、影像、摄影与绘画等多种媒介,聚焦个体记忆、空间体验及城市身份等多维议题。
胡明曦 《“物”忘我-深圳移民生活图鉴:一件物品的叙事》
刘璐
1991年生于浙江台州,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得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刘璐的绘画基于这个时代一种朦胧迷幻的视觉体验,围绕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重叠的光影展开,她发现多重曝光会将不同时光的物象串联起来产生新的幻像。
刘璐《中断的光》《单向过渡》系列
周池
1992年生于辽宁锦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1年央美附中毕业并保送,2015年本科毕业于油画系并保研,师从马路教授。硕士期间赴法国南特美院交换,2024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周池的作品自创作之初便关注身体议题,并在创作中尝试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提炼出“线”与“哲学”的元素。
周池《依恋》《纯粹的丰盈》
大粒
工作生活在深圳;2015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她的艺术主要探索视觉图像、感知幻像与生命体验间的缝隙与缝合;在不同阶段创作了风格迥异的系列,像抽离、支解、回溯、重构,作品之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彼此映照的关系,体现一种内心的对抗、挑战、解构与建构。
大粒《对立织体002》《对立织体003》
彭思思
1995年出生于深圳,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深圳。她的创作主要通过材料与叙事,探索纤维艺术在特定场域与自然环境中的表达,思考地方知识与文化在全球化中的价值,以及作品触发对当下人文的启示意义。
彭思思《小小岛-No.2》
彭思思《进行中》
王媛媛
是一位艺术家和研究者,擅长跨媒介与跨感官互动的艺术表达,探索数字媒介环境中人类感知、技术与文化的复杂交互。她拥有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互动电子媒体实验室(NYU ITP)硕士学位,并曾在探索频道、旅游卫视《行者》栏目及新疆电视台担任纪录片编导及研究员。
王媛媛《沙海拾贝》 互动装置
舒楚天
2019 年MFA毕业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她的近期作品关注个体与附近环境的互动,通过戏剧、虚构的方式展示人物的心理空间,重现其超出常规的微小时刻。
舒楚天《咸嘉新村》 摄影系列
佘海晴
1989年出生于中国广东顺德。2012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2012年被授予布莱恩纪念奖章,2014年获GIA美国宝石学院、钻石鉴定资格证。佘海晴的创作实践中,对于珠宝及其制造工业的研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的创作。她参照自己珠宝制造的经验,将珠宝生产过程中通常被认定的有价值的材料、无价值的制造材料和被忽视的工具并置在一起,转换重组,赋予其新生。
佘海晴《对抗》
黄佩姗
1994年出生于云南大理,白族,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和上海。她于 2018 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并获得学士学位,在 2022 年取得马里兰艺术学院跨学科纯艺术硕士学位。她的创作跨越多种媒介,包括图像、影像、雕塑和装置。她的作品深入探讨物理景观和情感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物体和空间的情感共鸣。
黄佩姗《景观# 4》《我无法证明这一切》系列摄影
李启菁
是一位新媒体艺术家。她的作品探索在科技世界中个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在一个环境中“自我”的表达,喜欢解构和抽离常态,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抛出问题,目前在进行机器人艺术的博士课题研究。
李启菁《一声叹息》 机械装置
罗苇
跨媒介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她致力于拓宽自身认识世界的边界,探索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与不同的团队合作的同时将其理念输入进社会其他领域中,同时形成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创作媒介包括影像、声音、绘画、装置、表演、游戏编程、脑电控制等。
罗苇《源星NO.32:超灵者的宇宙意识进化》
这场策展行动以动态的“棱镜之旋”重构观看机制,打破单向度的“凝视”,在行走、流动和转化中重视女艺术家和其创作,构建每一位个体在丰富经验交织中的复合身份,白色透明的光,在空间中显影为多重光谱,映射她们成为闪闪熠熠的独立发光体。
展览时间:2025年3月30日-6月22日
展览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安路11号全至科技创新园 至美术馆
展览免费,无需预约
(图片来源:至美术馆)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