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罗燕川龙舟队:红色精神与文化传承并行

读特新闻记者 夏宛莹
05-20 16:2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5月16日下午的茅洲河畔,除备战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各支队伍的呐喊声外,还融入了孩子们的欢呼声。

5月16日下午的茅洲河畔,除备战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各支队伍的呐喊声外,还融入了孩子们的欢呼声。燕罗燕川龙舟队将这里变成了“传承”主题的户外课堂,为70余名幼儿园师生送上一堂龙舟课程,让千年龙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孩子们收获了“结业证书”。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5月16日下午,茅洲河畔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70多名幼儿园师生。燕罗燕川龙舟队队员们暂停训练,化身“文化导师”,向孩子们展示龙舟构造、讲解“龙头点睛”“祭江祈福”等传统习俗。

队员正在向孩子们介绍龙舟构造。

随后,孩子们分批次排成一排,稚嫩的小手举起木浆等,与队员们面对面、一对一学习划桨、击鼓、掌舵的要领。该队领队介绍,自开始集训以来,不少幼儿园、学校主动找到他,称希望能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龙舟。“我们不仅要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更要让龙舟文化扎根下一代,”该领队坦言,“尽管备战任务繁重,但所有队员一致支持抽时间开展文化传承。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知道这份坚守值得。”

在陆地上的龙舟体验区,孩子们拿起船桨坐在龙舟上,模仿起队员们划桨时的动作,稚嫩的脸上写满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这种“大手拉小手”的传承模式,正是燕罗燕川龙舟队践行文化使命的生动写照。通过沉浸式体验,孩子们也在“赛龙舟”过程中亲身感受团结协作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孩子们正在体验“划龙舟”。

老师们则在队员们的保护下,体验了一把在茅洲河划龙舟的乐趣。当外国教师坐上龙舟体验划桨时,她兴奋地竖起大拇指:“This is amazing! The rhythm of the dragon boat connects everyone's hearts.”(太棒了,龙舟的节奏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老师们下水体验划龙舟。

红色热土锻造龙舟铁军

燕罗燕川龙舟队成立于2000年,自建队以来,队伍始终秉持“团结奋进、作风顽强”的信念,2000年首战松岗龙舟赛便斩获第四名,此后多次在赛事中崭露头角。如今,这支新老交替的队伍正以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挑战——4月份启动的集训中,不少“00后”新生力量的加入,为传统龙舟注入青春活力。

燕罗燕川龙舟队。

燕川作为宝安区红色发源地,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等革命遗迹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峥嵘岁月。“我们希望借助龙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也让体育竞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该队领队介绍。

训练场上,舵手精准把控航向,鼓手敲击出激昂节奏,划手们整齐划一地破水前行,溅起的浪花在阳光下闪耀着团结的光芒。这种默契源于日复一日的磨合,队员们在茅洲河的潮起潮落中锤炼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精神。

队伍正在训练中。

当暮色降临茅洲河,燕罗燕川龙舟队的队员们收拾好装备,相约明日继续奋战。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文化的对话、精神的传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浪潮中,这支“龙舟劲旅”正以奋进、传承之姿,续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夏宛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