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今年将面向8省区招生360人!校园开放日吸引2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观

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05-18 19:1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今年将面向8省区招生360人。

5月18日,深圳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深圳理工”)迎来今年首场校园开放日,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走进学校,通过校园参观、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了解深圳理工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信息,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与此同时,超20万人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云游”深圳理工。

开放日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参观。

首届学子现身说法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详细介绍了深圳理工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及未来规划。深圳理工大学是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模式,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学科建设上,追求优势特色,不求全但求强;学生培养上,开展精英式本科教育。

樊建平介绍深圳理工办学理念。

深圳理工大学教务长赵伟指出,学校围绕“六深”(“深脑、深智、生命、深空、深海、深地”六大领域)理念构建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培养体系:学院夯实专业基础,研究院强化科研创业能力,书院塑造人文素养。教学上实施“4+1”培养模式(每周4天课程学习+1天科研轮转),由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授课。目前,部分大一学生已开展科研、发表文章,在各类竞赛获奖。

作为深圳理工大学首届本科生,江雨馨分享了她的就读体验。在填报志愿时,她被深圳理工“重实践、强科研”的培养模式深深吸引。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她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体验了跨实验室轮转和企业参访,书院的文化生活也为她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

首届本科生江雨馨分享就读体验。

“三院一体”育人新范式

活动当天,深圳理工大学“梦想枢纽”打卡墙正式启用。深圳理工吉祥物“深小理”“圳美牛”“理小熊”组成的打卡墙成为热门互动点。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深圳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也在当天一同拉开帷幕。

深圳理工的展厅、实验室、书院等场所全面开放,学生和家长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生活环境。在“三院一体”展示区,学院、研究院和书院集中亮相,为来访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文创打卡区,吸引学子与家长互动打卡,了解深圳理工科技硬实力背后的人文情怀。

深圳理工展厅。

深圳理工坚持“三院一体”育人才,通过打破传统院系的物理空间分割实现协同育人。学院开展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首批建设生命健康、合成生物、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药、算力微电子“七大学科交叉学院”。研究院以科研平台和产业资源提供实习、实践支持。书院则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站式”社区,目前已建成曙光书院和袁庚书院。

将面向8省区招生360人

2025年,深圳理工将面向广东、内蒙古、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自治区)开展本科招生,计划招收360人,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组合。学校首年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统一录取,大二开放所有专业自主选择,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

今年,深圳理工校园参观环节还特别增设了兄弟高校展示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携前沿学科与科研成果亮相;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5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展示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融合的独特魅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国际化高校带来多元教育体验;深圳技术大学聚焦应用技术特色,校企合作成果亮眼。

前来参加开放日的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深圳理工的独特培养模式和科研资源令人印象深刻。李同学表示,“我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深圳理工大学的‘4+1’模式让我很心动,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直接进入实验室实践,对未来的科研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文中配图由深圳理工提供)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