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域的野生珊瑚“下蛋”了!近日,蓝蹼生态海洋探索机构与深圳市水域搜救志愿者协会成功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珊瑚的野外产卵活动,这是今年深圳大鹏海域首次记录到野生珊瑚产卵现象,也是蓝蹼生态连续第四年成功记录这一自然奇观。
蓝蹼生态与水域搜救协会自今年4月起持续观测深圳海域野生珊瑚产卵情况,并于5月13日成功记录到角蜂巢珊瑚产卵,5月15日又相继记录到粗糙腔星珊瑚和似蜂巢菊花珊瑚的产卵过程。
角蜂巢珊瑚
似蜂巢菊花珊瑚
粗糙腔星珊瑚
这是蓝蹼生态第四年成功记录到深圳野生珊瑚的产卵活动。2021年4月,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联合蓝蹼生态推出了全国首场野生珊瑚产卵直播,在近4个小时的海底直播中成功记录到成千上万颗卵子从珊瑚群落迸发的奇观。2023年、2024年,读特客户端与蓝蹼生态通过《海底探“粤”——沿着海岸线看广东》直播栏目持续记录了深圳大鹏海域珊瑚产卵活动。
连续四年的观测,蓝蹼团队累计下潜超过95天,成功记录到深圳12种野生珊瑚的产卵行为,参与的志愿者人数也从最初的7人增长至近40人。通过长期系统性的观测,团队“解锁”了本土珊瑚的"生命密码",更让这些珍贵发现逐步走向公众视野,让市民在惊叹自然奇迹的同时,主动成为珊瑚的守护者,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蓝色动力"。
目前,深圳海域已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珊瑚种类超60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珊瑚呈现向高纬度地区生长的趋势,高纬度珊瑚群落逐渐被视为“珊瑚避难所”。深圳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印度-太平洋珊瑚分布区的北部边缘地带,是重要的珊瑚群落观察与保育区域。
石珊瑚生长缓慢、补充能力有限,一旦受到破坏,恢复极其困难。“一次无意的触碰,或许会抹去它们半世纪的努力。”蓝蹼志愿者恳切呼吁,市民游客在赶海、游泳、潜水等亲海活动中,请勿踩踏、搬动或掀翻珊瑚,共同营造有利于珊瑚生长的良好环境,守护海洋生态的美丽与多样。
(图片由蓝蹼生态提供)
编辑 谢小蕾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林嘉嘉 三审 徐雅乔